作为全国最早开放的口岸之一,罗湖口岸创建于1950年,从“政治边防”到“对外开放”,经历了艰苦的、严峻的战斗历程。1950年8月31日,周恩来总理批准《关于建立边防组织计划草案》,深圳公安检查站随后成立,这就是罗湖边防检查站的前身。此后的50年里,罗湖站经历了公安、解放军、边防武警等多次体制改革。1998年1月1日,根据国务院《关于在北京、深圳实施边防检查职业化改革试点的批复》,罗湖边防检查站由现役制武警边防部队转为职业制人民警察编制,更名为罗湖出入境边防检查站。1985年,罗湖口岸联检大楼落成使用,同年修建了双层人行桥,并于2001年至2005年间多次翻修改造。2002年,市政府出资对罗湖口岸查验场地进行了改造。2004年,建成新铁路桥更换旧铁路桥。
为使罗湖口岸的通关效率进一步提高,通关环境进一步改善,在深圳总站党委的大力支持下,罗湖站深入贯彻“科技强警”方针,于2005年6月,率先全国开通“港澳居民自助通道”,随后又于2007年1月开通“内地居民自助通道”。自助通道系统的开发和使用是罗湖站便民利民的又一重要举措。
2007年1月1日,罗湖站党委带领全站民警向广大出入境旅客及社会各界作出了“微笑承诺”,要求民警在执勤工作中做到微笑执勤,为每一位出入境旅客提供贴心、周到的边检服务。同年,在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的统一部署下,罗湖站率先启用“旅客评价系统”,接受广大出入境旅客对边检民警文明执勤和服务水平的监督和评价,为罗湖站进一步提高边检服务水平提供最直接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