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好,首先这并不是作为对联出现的,原作是杜甫的一首诗《蜀相》,大家应该都是学过的。全文是: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是这首律诗中的颈联,本身就是对偶的,用来做对联也是可以的。整首作品歌颂的是三国时期,蜀国的丞相诸葛亮。而这一句的大意是:想当初先帝三顾茅庐传为佳话,引得卧龙出山,计谋筹划,几经坎坷,方成就着三足鼎立的局面。作为首辅大臣,历经两个朝代,辛苦经营,南征北战,方使国力强盛,百姓安居乐业。可谓劳苦功高,不失先帝恩遇,百姓礼敬。
【三顾频烦天下计】 指的是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 其中“频烦”是指刘备去了三次。
【两朝开济老臣心】指的是诸葛亮辅佐先主刘备、后主刘禅两朝,取两川、建蜀汉,白帝托孤、辅佐刘禅的情形。
这两句以高度凝炼的语言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生活际遇、政治理想和辅国功业。
“三顾”,这里指诸葛亮在南阳隐居时,刘备三次登门拜访的事。诸葛亮《出师表》上说:“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频烦”,多次地烦劳。另一说见清代汪师韩的《诗学纂闻》,汪师韩认为“频烦”是唐代俗语,意思与“郑重”差不多。“天下计”,是指统一天下的谋略。具体地说,这里指诸葛亮所制定的以荆州、益州为基地,整饬内政,东联孙权,北搞曹操,而后统一天下的策略。
“两朝”,指蜀先主刘备和后主刘禅两代。“开济”,“开”指帮助刘备开创基业;“济”是指辅佐刘禅匡济艰危。“济”,有完成的意思,也可以解释为守成、成了事业。“老臣心”,指诸葛亮尽忠蜀汉,不遗余力,死而后已的精神。
这两句出自杜甫的《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