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砍头为何都在秋后?为什么是午时三刻?

2025-04-29 17:30:32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其实我们通过很多影视剧就能够发现,古代在给死刑犯处于死刑,砍头之时都会等到一个“吉时”,也就是午时三刻。这是因为古代是封建社会,心中是敬畏鬼神,也认为存在鬼神的。在午时三刻太阳最大之时砍头就不会因为死人了而出现鬼魂,所以都有这个讲究。

其实不难发现,在古代不管是做什么都讲究一个良辰吉日,都要挑选出一个好的日子,好的时辰。因为古代认为什么都应该顺应天时,所以就有了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刑为冬”。可见给死刑犯跳出一个好的时辰也是应该的。

并且古代一个封建社会,认为人死后是有魂魄,是存在阴曹地府的。而在午时三刻就是太阳最大,阳气最为旺盛的时间了。我们都知道,活着的人身上才具备阳气,死去的人或者鬼魂身上就具备阴气。而在阳气最为旺盛之时将死囚处死也就能够避免死死囚产生鬼魂了。

古代将十二时辰中的每一个时辰都分为了初和正,而午时三刻按照字面意思来讲的话就是午正三刻。可是真正阳气最为旺盛之时却是午初三刻,按照现在的时间来讲就是十一点四十五分之时。

除了阳气这个原因之外还有一些别的因素,我们都知道,在中午太阳最大之时我们人也是相当疲惫的,精神上的疲惫,总是昏昏欲睡的,古人也不例外。他们认为在这个时候将死囚砍头能够减收死囚的痛苦,因为在精神疲惫的时候没有平时那样紧张。

这个说法也是在很多正史当中有所记载。可是这在很多人看来完全是搞笑的,要知道在生死关头那还有什么打不打瞌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