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自己招聘的和社区工作者有什么区别

街道自己招聘的和社区工作者有什么区别
2025-02-24 06:24:30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街道自己招聘的和社区工作者有以下不同:

1、身份不同。街道自己招聘的是临时工作人员,社区工作者则是由民政、财政、劳动保障局、政府、街道等多个部门核实名单后才定下的人员,属于正式职工。

2、待遇不同。街道自己招聘的工作者工资及保险金均由街道办事处和个人负责,街道办事处将从本单位的经费支出走账,社区工作者由民政局(其实也是财政部门专项拨款)支付工资和保险金等,不走街道的任何财务账目。

3、用工形式不同。街道自己招聘的是临时工,和街道签合同,社区工作者不用签合同也享受保险待遇,一般情况下除非自己不干了,否则不会下岗。

4、服务范围不同。街道自己招聘的工作者服务的范围要比社区工作者的服务范围更为广泛,包括一系列为了他人、社会而进行的无偿性的活动,社区工作者则是专指专业社工人员所从事的服务活动。

扩展资料:

社区工作者年薪:

社区工作者工资待遇目前跟大学生村官相差不多,各省市、各区县的工资待遇并不相同,比如北京市顺义区的社区工作者待遇提高后年均收入为38600元,而门头沟(提高后年均收入为28308元)等其他地区的社区工作者收入就略低一点。

基本工资分三档,正职每月720元,副职每月640元,一般工作者每月590元。职务年限补贴也分每月960元、845元和740元不等。奖金按每人每年3600元的标准核定总额。

另外通过国家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获得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证书的社区工作者自完成登记注册当月起,每人每月也将增加职业水平补贴80元;获得助理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证书的社区工作者自完成登记注册当月起,每人每月将增加职业水平补贴50元。

由此计算,社会工作者的平均年薪可达到3.4万元左右。在社区工作者中,社区党组织书记、社区居委会主任、社区服务站站长,享受正职待遇;社区党组织副书记、社区居委会副主任、社区服务站副站长,享受副职待遇;其他工作人员,享受一般工作人员待遇。

回答2:

街道自己招聘的是临时工作人员,也就是工资及保险金均由街道办事处和个人负责,街道办事处将从本单位的经费支出走账;

回答3:

街道自己招聘的是临时工作人员,也就是工资及保险金均由街道办事处和个人负责,街道办事处将从本单位的经费支出走账;而社区工作者是指在街道社区工作,但由民政局(其实也是财政部门专项拨款)支付工资和保险金等,不走街道的任何财务账目。换句话说,街道自己招聘的是想让你干你就干,不想用你,那就走人,有的时候合同、保险都没有;社区工作者则是由民政、财政、劳动保障局、政府、街道等多个部门核实名单后才定下的人员,合同就算不签,但也享受保险待遇,一般情况下除非自己不干了,否则不会下岗.

回答4:

资及保险金均由街道办事处和个人负责,街道办事处将从本单位的经费支出走账,社区工作者由民政局(其实也是财政部门专项拨款)支付工资和保险金等,不走街道的任何财务账目。

3、用工形式不同。街道自己招聘的是临时工,和街道签合同,社区工作者不用签合同也享受保险待遇,一般情况下除非自己不干了,否则不会下岗。

4、服务范围不同。街道自己招聘的工作者服务的范围要比社区工作者的服务范围更为广泛,包括一系列为了他人、社会而进行的无偿性的活动,社区工作者则是专指专业社工人员所从事的服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