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对被执行人进行了解,确实无财产可执行,会不会采取强制措施,如果实行强制措施,是否违法?执行期限

2025-04-25 09:05:25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1、执行应保证被执行人的基本生产生活,如果无财产可供执行一般不会采取拘留措施。但案情不清楚,要承办法官才知道该不该采取拘留措施;如果有钱不还,态度恶劣,会采取拘留措施,这不违法。
2、司法拘留期限每次15天,如果《民事诉讼法》102条第六项“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的。”的情形没有消除,法官认为应当拘留的,可以再次拘留15天,中间间隔没有期限。两次拘留后仍不悔改的,可以判刑。

回答2:

司法拘留不是无限期的。不过不会因为被骗了就不去执行的,法院采取这样的强制措施,是不违法的。说起来可能不近人情,可是法律是严谨的。通俗来说,一码事归一码事。

回答3:

被执行人如无财产可供执行,应中止执行,待执行人有可供执行的财产后,再重启执行程序。如果法院查明被执行人的财产被诈骗,导致无法偿还债务的,法院不会对被执行人采取强制措施的。

回答4:

我对被执行人深表同情,但是强制执行是符合法律的.....拘留的时间长短很有弹簧性(最好有内部关系)。再就是我建议被执行人通过法律的手段去伸张自己的权益,讨回被骗的财物。一切问题就都不是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