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明朝也和西方国家打过与鸦片战争差不多的战争,为什么结果反而和清朝相反

2025-04-26 19:04:57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首先,应该了解的是明朝和西方国家打的不是鸦片战争这种国战,他所面对的对手都不是西方世界的一个国家,而只是这些国家的殖民冒险家或者某些组织(如荷兰东印度公司),清朝面对的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注意和当今英国实力上的区别),二者对手的实力明显不同。前者很容易因为一两次战斗的损失(不一定是失败,哪怕打赢了略有损失,比如船只破损等,如明英虎门冲突)便自动退却。后者哪怕战斗失利,依然会继续战争(如第一次鸦片战争前期英军受阻于广东、福建厦门;第二次鸦片战争大沽口之战),因为后者是国家行为,是有持续不断支援的。(如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时英军只有4000多,到战争结束已经近两万)。
其次,生产力的变化,要知道明朝时期,由于生产力制约,不管是明朝还是西方国家都是农业经济为主,这种条件下人多者胜,人多就意味着后勤物资更充足、及时;同时因为生产力不足,不论东西都还处于冷热兵器混杂使用情况,一方面火器的威力不足、火药消耗不起;另一方面火器发展和使用战术不成熟(如火枪多为火绳、火门枪,作战时火器脱离不了冷兵器的保护);这种情况下只要明朝统治者不是卵蛋、国家财政还勉强能应付拖也能拖垮一小撮西方冒险者。而清朝鸦片战争时期从武器到战术都已经十分成熟。(英军已经完全火器化,别说面对步兵作战不需要冷兵器保护,哪怕野战应付大规模骑兵都已经不成问题了,如第二次鸦片战争八里桥之战),后勤上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也不是清朝可以匹敌的,不说提供物资总数的多寡,单是供应的及时性靠马拉牛驮人挑的清朝,就比不过蒸汽风帆的英国了,毕竟英军船速在清朝奏报里已经超过了己方的最高速度六百里加急。
最后外部环境变了,明朝时期整个西方正围绕着欧洲霸权,进行着一系列惨烈的战争,如三十年战争等等,中国周围西方殖民者并无多么庞大的据点,或许有人要提反对意见说西班牙的菲律宾、荷兰的印尼、台湾,葡萄牙的马六甲,但是请注意的是这些殖民地并未被殖民者征服(如菲律宾西班牙只控制着北部和中部,面对南部棉兰老岛的穆斯林国家都很吃力)完全不足以作为进攻中国的基地;而到了1840年,英国已经通过拿破仑战争彻底奠定了霸业,在亚洲已经完全控制了印度、新加坡等地,那么现在还有什么能够打搅一个新兴的资本主义殖民帝国打破一个衰弱的老大帝国的门户的呢?

回答2:

仅仅从军事角度解释(如果加入经济和社会问题的探讨就太复杂了,而且军队本身也是“经济和社会现象”折射)
(一)军人素质
首先,明确一个事实:哪怕是明朝末期,明朝精锐军队(当时全世界军团水平中的精锐)的数量,是远远超过满清的,满清的胜利是建立在明朝是三线作战的基础——西北西南的农民起义军,东南沿海防备列强,东北又和满清作战!
所以,明朝军队并不比满清初期的八旗军队弱小,满清胜利,往往建立在明朝无法把足够数量的精锐军队投入对满清的战场上!
而到了鸦片战争时期,满清发家的八旗军队因为近百年没有战争,同时一直享受不用劳动,国家也会出钱出粮免费供养的福利!从而大部分沦为不会拉弓,不会骑马、甚至不会杀鸡的废材!
是想这样的废材,如何击败列强的军队?
(二)武器装备
中国在明朝就出现了以火枪代表的军队,俗称为神机营,他们是皇帝直属的军队,在历次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后来,满清政府仍然延续冷兵器作战,火枪作为杀伤力极大的武器却弃之不用。这是什么原因呢?神机营作为军队是明朝禁卫军的一种,按现在来看是特种部队早期的雏形。这些部队掌握着当时最先进的武器,对外可以作战,对内可以保护皇帝。每个部队按照编制大概有5000多人,全部都配有火枪,还配有自制的火炮,这是中国乃至世界最早出现的混和兵种部队,比西方的西班牙后期出现的热兵器的军队还早100多年。

明末清初,清朝的统治者,还是非常重视火器,特别是红衣大炮,是满清赖以突破明军坚固城寨的最大依仗!当时双方军队都装备大量火炮,满清中的汉奸军队也有自己的火枪队!
那么为什么鸦片战争时期,击败了明朝的满清部队没有火器,只有少量海防炮台,装备的火炮技术水平还不如明末呢
为什么到了鸦片战争时期,北方的满清八旗军队面对列强的火炮,会认为是妖法了?
因为:
满清的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对火器的管理非常严格,甚至销毁一切火器生产研究书籍——唯一详细的知识都收录在《四库全书》中,而《四库全书》关于武器的部分,只有皇帝或者军机大臣才有资格翻阅。
他们认为一个普通汉人拿着一把火枪训练几个月,就能够击倒经过长期训练后掌握高超肉搏和射击技术的满清士兵,形成非对称优势;而当时虽然经过满清的大规模屠杀和天灾人祸,汉人仍然有5000—6000余万人口,满清算上满蒙汉三个八旗,总人口也不过几百万。这时如果还要大规模发展火器,哪怕满清八旗军队全部装备火器,也会被装备火器的汉人依靠数量优势淹没
所以,精明的满清统治者,在确立了对中国的统治后,为了彻底杜绝火器的继续发展,不仅仅销毁一切火器生产研究书籍,八旗军队自己也不在使用火器——显然满清做的很成功
可惜,满清可以不让自己发展火器,但却不能阻止其他国家发展火器——可悲可恨!

回答3:

明朝时西方科技水平与中国差不多,但到明末时超过中国,而且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使国外技术无法传入,明虽也这么做,但没清那么严重,它还与西班牙做交易

回答4:

中国落后于自己的封闭,不学习外国的先进文化科学技术,导致别人打上门才知道洋枪的厉害。
明朝皇帝虽然残暴,但是还算开明,还知道下西洋之类的

回答5:

明朝的时候西方国家的科技水平和中国差距不大,但是到了清朝,因为闭关锁国,结果导致科技水平和工业水平整体落后。农业国和工业国打仗,很难取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