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么有、有么有枣树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

2025-04-04 22:35:56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一、枣锈病 (一)枣锈病的发生规律及症状 枣锈病,又称串叶病、雾烟病,在全国各地枣树产区均有发生,为枣树重要的流行性病害。在夏季高温多雨年份常常大量流行。枣锈病主要侵害叶片,受害严重的树多于8~9月份叶片落光,果实不能正常成熟,往往提前脱落,产量大减,果实品质差,严重影响树体的生长发育。不仅影响当年枣的产量,而且影响生长和翌年的产量。 该病初发生时,叶片背面出现淡绿色小点,后逐渐变为黄褐色凸出状斑块,其形状不规则,多分布于主脉两侧、叶基和叶尖处,有时病斑连接成条状或片状。受害叶片正面开始时出现失绿斑点,后来斑点逐渐增大,变成黄褐色或黄棕色角斑,最后干枯、早落。 枣锈病主要以落叶上的夏孢子越冬,这是翌年最重要的初侵染源。枣股中也有夏孢子越冬,这也 是翌年的初侵染源。在6~7月份雨水多、温度高时,夏孢子发芽,从气孔侵入,8~16天后 出现症状,产生夏孢子。然后靠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7月下旬出现病症,并有少量落叶 出现,到8月中、下旬,叶片大量脱落。每年的发病时期早晚和发病程度大小,与当年大气的温度、湿度高低关系极大。降雨早、连阴天、空气湿度大时发病早,而且严重;反之则轻。树下间作高秆农作物、通风不良的枣园,发病早而重。发病先从树冠下部、中部开始,以后逐渐向冠顶扩展。 (二)防治枣锈病的主要技术措施 为了有效防治枣锈病,可采取以下主要技术措施: 第一,在栽培上要注意搞好整形修剪,使树体保持通风透光。在雨季,要及时排除枣园内的积水。 第二,在平时要及时清扫落叶,集中处理或深埋,以减少初侵染源。 第三,提前预防该病的发生。在6月底或7月初、7月中、下旬或8月上、中旬,各喷一次1∶2∶200倍量式的波尔多液;或 800倍液浓度的高铜(三碱基硫酸铜)溶液;也可用5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喷施。每隔10天左右1次,连喷3-5次即可。如天气干旱,可适当减少喷药次数或不喷;如果雨水较多,则应增加喷药次数。 枣锈病一旦发生后,用粉锈宁(三唑铜)或灭菌铜进行除治。具体办法是,喷施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50%灭菌铜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连用2~3次,间隔时间为2周。 二、枣疯病 (一)枣疯病的症状 枣疯病,又名丛枝病、扫帚病或火龙病。枣疯病是包括冬枣在内的枣树毁灭性病害,病的寄主有枣树和酸枣树。 枣疯病遍布于我国华北、西北、华东、华南等枣区。河北、山西、山东、河南等省发病较重。据调查,河北太行山枣区,一般发病株率5%左右,重病区10~30%,以曲阳、阜平、行唐、唐县和玉田等县市发生最为严重。平原枣区发病较轻,环渤海湾沿海地区的河北、山东等盐渍土地区发生较少,但这一区域非盐渍化土壤上也有发生。 枣疯病病株大多数在3~5年内死亡。主要症状因发病部位不同而异 ,枝叶丛生及叶片黄化为该病的主要特征。一般有以下六种表现形态: 1、丛枝状 发病枝条的顶芽和腋芽大量发生,形成丛生枝;芽不正常萌发,萌发枝上的芽不断萌发;丛生枝条纤细,节间短,形成叶片小而黄的丛生状,冬季不易脱落。枝形成丛枝症状的主要原因是芽的不正常萌发和花器返祖。 2、在花叶病枝上的叶片出现黄绿相间的斑,或出现叶脉透明状及黄化 叶片和叶脉延伸,形成耳形叶或叶缘卷曲,叶面凹凸不平,质地发脆。 3、病枝的花变为叶或枝 花期返祖主要是花器变成营养器官,花梗变长,为正常花梗的4~6倍;萼片肥大,变成小叶,花瓣变成小叶,雄蕊变为小枝或小叶,雌蕊变小枝,腋芽萌生,生成短而细的枝条。 4、枣吊变态 发病枣吊先端延长,延长部分叶片小,有明脉 。 5、果实 病枝一般不结果,病果发病晚的枝尚能结果,病枝枣果大小差异很大, 着色不齐或有花脸状绿斑,但果实糖分少,大小不齐,有的病果小而狭变为锥形;有的果面有疣状凸起或坑洼不平;严重的病果干缩或变黑脱落。 6、病根 病根变为褐色或深褐色,形成斑点性溃疡斑,导致烂根、腐朽而死亡。病根常萌发大量丛生小根。这些丛生的病根长到30厘米左右长时,便停止生长而死亡,其母根也相继死亡。 (二)枣疯病的发病规律 枣疯病的病源尚未完全搞清楚。目前多数研究人员认同是类菌质体,可通过嫁接和根蘖繁殖传播。拟菱纹叶蝉和橙带拟菱纹叶蝉等昆虫,也可以传播。 据多年观察,枣疯病一般是在一个枝或几个枝的枣股上先发病,有的是根蘖先发病或与枝条同时发病,而后扩展到全株;在一株树上,是上部枝一般先发病,也有全树同时发病的。当年生枣头和同生的根蘖苗,症状表现最明显。冬枣嫁接后,潜伏期最短25~31天,最长 382天;杂草丛生和结果过量的枣园易感染发病。植株发病后,由于芽的不正常萌发,大量破坏分生组织,消耗养分,使树体衰弱,最后导致全株死亡。一般从发病到枯死小树1~3年,大树4~6年。 1、传病途径 研究证明,传播枣疯病的途径有二类: ①媒介昆虫传病 主要有凹缘菱纹叶蝉、橙带拟菱纹叶蝉和中国拟菱纹叶蝉,它们在疯病树上吸毒后,转移到健树上取食,健树就被感染。 ②嫁接传病 无论是切接、皮接、芽接和枝接,只要有一方(接穗或砧木)带病,即可使嫁接株发病,嫁接后的潜育期,最短25天,最长382天。潜育期长短与嫁接部位、时间有关。 2、病原物的运行与分布 病原一旦侵入7~10天后向下运行到根部,增殖后,又从下而上运行到树冠,引起疯枝。小苗当年可疯,大树多第二年才疯。病原通过韧皮部的筛管运转。病枝中有病原,病树健枝中基本没有。生长季节,病枝和根部都有病原,休眠季节末(3~4月),地上部病枝基本没病原。而根部一直有病原。 3、发病与生态条件关系 枣园生态条件对枣疯病的发生与流行起着重要作用。 ①土壤瘠薄,管理粗放,树势衰弱的低山丘陵枣园,发病较重;杂草丛生,周围有松、柏和刺槐树及间作芝麻的枣园发病重,这与传病叶蝉数量有关;土壤酸性,石灰质含量低的枣园发病重;管理水平高的平原沙地枣园发病轻。 ②靠自生根蘖苗培育成株的枣区病情发展快,而单株栽植的枣区病情发展慢。 ③发病与坡向、海拔有关,阳坡比阴坡发病重,海拔500米以上的枣园发病轻。 ④枣树品种间抗病性有一定差异。含糖分高的品种抗性差,行唐的墩子枣较抗病,有些酸枣则是免疫的。 (三)枣疯病的防治方法 1、采用组培脱病毒苗木、选育抗病品种 目前冬枣组培育苗的单位较多,可以直接购买脱病毒组培冬枣苗木进行栽培,若进行无公害冬枣生产时应该完全采用这种苗木;由于酸枣树一般无枣疯病(个别株也有),故一般栽时可以用脱病毒组培冬枣苗作接穗、用酸枣育苗作砧木进行嫁接;也可以选择抗枣病疯病的品种作砧木进行嫁接,如行唐墩子枣,但需单株选优。注意对病株和病苗的检查,发现后立即拔除烧毁,把病害控制在幼苗期。 2、选择无枣疯病毒苗木,加强苗木检疫 嫁接时,采用无病的砧木和接穗。从外地引进苗木要严格进行检疫。在嫁接时,应注意搞好嫁接工具的消毒,以防该病交叉感染。 3、及早铲除病株病蘖,防止传播蔓延 对重病树应立即刨除,要刨净根部,以免萌生病苗。轻病树要及早锯除病枝。 4、防治传毒叶蝉,切断传播途径 ①新建枣园附近禁栽某些树种和作物 不要栽种松、柏、桑等树,严禁与芝麻间作,以减少叶蝉的吸毒危害。 ②防治传病昆虫、为减少传病媒介 防治中国拟菱纹叶蝉、凹缘菱纹叶蝉,兼治枣尺蠖、枣粘虫和桃小食心虫,一般可在4月下旬枣树萌芽时,喷布50% 1605 的 1500倍液,防治中国拟菱纹叶蝉等初龄幼虫。在5月中旬花期前,喷布10%氯氰菊酯5000倍液,防治该虫第一代若虫,兼治中国拟菱纹叶蝉凹缘菱纹叶蝉。在6月下旬枣树盛花后 期,喷布80%敌敌畏2000倍液,防治第一代成虫。在7月中旬,喷布20%速灭杀丁2000倍液等,喷药后遇雨要补喷。 5、加强枣树的土肥水综合管理 增施农家肥和磷、钾肥,缺钙土壤要追施钙肥,改善树体营养状况,增强树抗体抗病能力。 6、手术治疗 目前用药物防治效果不太明显。近年来许多单位试验研究表明,在冬季手术治疗枣树疯病治愈率可达85%以上,收到了较好的防治效果。冬季手术治疗枣树疯病,要早发现、早治疗、树上、树下齐动手,切忌只治树上部,不治树下部,手术治疗要彻底、干净、不留后患。其手术方法是: ①主干环锯 从地面以上20~30厘米开始,每隔15~20厘米,用手据在主干上锯一环,最少应锯3环,锯口深达木质部。其作用是把枣疯病菌控制在锯口以上的局部枝条内,阻止病菌通过韧皮部的筛管向下运至根部。用手锯在病树主干上锯成环状,发病较轻的枣树一般锯三道环。环间距20厘米左右,发病重的枣树可适当增加所锯的环数。锯成环状时,深达木质部表层,即必须把皮层锯透,但不又能伤害形成层。手术时间以落叶后至发芽前这宜。对于轻病树,主干环锯与锯病枝相结合,一般治愈率可达60~70%。疯枝较多的重病树,必须加上根部环锯或断根才能有较好效果。 ②锯除病枝 对初期感染、病状轻的植株,将病枝剪除,剪口应在病枝以下的健康部位,将病枝从基部锯除,即使小枝发病,也要锯掉下边大的枝干,;对病势严重的植株,要及早铲除病根及根蘖苗,并将病枝集中烧毁以减少病源传播。锯除病枝的时间一般是从入冬枣树叶子全部落光至翌年春季枣树萌芽之前进行。 ③主根环锯 挖开树基土层,露出主根,在主根基部进行环锯,要求与主干环锯相同。对发病较为严重的树,在环锯主根的同时,还要切断与疯病枝同一方位的铡根。 ④断根 断根手术是治疗枣树疯病的关键性手术。方法是:挖开根周围土层,露出侧根,而后从侧根基部切断。这样就可以清除在病根中越冬的类菌质体,而后浇水施肥,促进树势恢复。 ⑤灌药防治 萌芽前(4月份)在病枝同侧树干凿2~3个孔,深达木质部,将薄荷冰50克,龙骨粉100克,铜绿50克研磨成细粉,混均后用纸筒送入孔内,每孔3克,再用木楔钉紧,用泥封严,杀死病原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