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如何走进学生的心扉

2025-03-28 16:57:04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每个学生都希望老师能尊重他,也都乐于参与班级管理,更渴望能与班主任进行交流,有机会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因此,作为班主任,应研究怎样让学生敞开心扉,畅所欲言,使他们成为自己可以信赖的朋友,使他们敞开心扉,向你倾诉。
(一)消除学生的戒备心理。
学生的戒备心理是师生交流的第一道障碍。学生在谈话中产生戒备心理的情况一般有两种:一是师生之间比较生疏,教师缺乏亲和力,学生对教师敬而远之;另一种是学生把教师的个别谈话误认为是批评。因此,消除学生谈话时的戒备心理的功夫应该注重平时:
1、要注重营造和谐、健康的师生关系,平时要注重与学生多进行交流,正面沟通,不以成绩优劣和家庭出身贫富对待学生,要廉洁律己,做师德典范,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形象,为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交流氛围创造条件。
2、班主任要多参加学生的活动,特别是学生的游戏活动,增加和学生的彼此了解和熟识程度。当学生对你消除了陌生感时,也就消除了戒备心。
3、班主任要有一颗爱心。苏霍姆林斯基说“心地善良的人,首要一点就是爱人。”爱是教育的前提。班主任由衷地爱学生,为培养他们的高尚品德,发展他们的智能,增强他们的体质,必须以充满爱的语言和无可反驳的劝说,循循善诱的教态,似熊熊烈火向他们发出光和热。当学生听到你的充满关注、十分温馨的婉言妙语,就会暖意洋洋、心舒气畅的。伴随着你爱抚的春风,学生的话语就会由少到多,以至于无拘无束地畅所欲言,乃至无所不谈了。
4、养成经常和学生交流的习惯,不要等学生出了问题,犯了错误时才找他们谈话,这样学生就不会产生“谈话则是批评”的误会了。
(二)营造轻松愉快的谈话氛围
谈话的场所要尽量避开不相干的同学或老师,不要在教室或老师众多的大办公室,以减轻学生担心谈话内容被别人知晓而引起的紧张心理。如果谈话的场所在室内,要为学生设座备水。不要急于谈正题,如谈话正式开始之前,关注一下学生的衣着,问一下学生家里的情况等。谈些生活小事,以示关心。如:今天天气变凉了,衣服穿得够吗?心平气和地问情况,询原问因,语重心长地诱导,开释。老师要放下尊严,露出友善的笑脸,用天街小雨般的爱感化每一棵成长的幼苗;以润物细无声的情滋养每一颗幼小的心。此时,老师成了学生可以信赖的知心朋友,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制造了一种充满人性美的氛围,这样每一个学生才能敞开自己的心扉,把自己真实的内心世界袒露出来。也有助于他们心灵的健康成长,有助于新课程的教学。
(三)使用必要的辅助手段
对于那些性格内向的,不善于口头表达的学生,和他们交流时,往往会出现“卡壳”的情况。此时班主任就可以使用一些辅助性的手段,比如可以让学生用书信或电子邮件等方式进行交流。使用这些手段时,可以允许学生隐去真实姓名,这样就容易使他们将内心世界深处的苦闷、困惑发泄出来,不仅有利于班主任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也有利于他们调整不良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