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从零开始快速搭建Android app架构
简单的看下这三个架构模式:
MVC:Model-View-Controller,经典模式,很容易理解,主要缺点有两个:
View对Model的依赖,会导致View也包含了业务逻辑;
Controller会变得很厚很复杂。
MVP:Model-View-Presenter,MVC的一个演变模式,将Controller换成了Presenter,主要为了解决上述第一个缺点,将View和Model解耦,不过第二个缺点依然没有解决。
MVVM:Model-View-ViewModel,是对MVP的一个优化模式,采用了双向绑定:View的变动,自动反映在ViewModel,反之亦然。
面对众多的架构模式你会选择哪个?
MVC,MVP还是MVVM?
越高级的模式复杂性越高,实现起来也越难。然后搭建项目时也是看项目的需求,别人说好你也有要实用才好,高效的实现项目的功能才是最好的架构模式。
那么,哪一个才是最好的呢?
个人觉得适合你的才是最好的,不要去盲目的跟风,大家说mvp好那你就使用咯,没有实践就没有话语权,所以说用哪种架构模式本人不发表任何意见:任何模式的动机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如何避免复杂混乱的代码,让执行单元测试变得容易,创造高质量应用程序,开发维护更高效。
在实际项目中思考架构时,也不会想着要用哪种模式,我只思考现阶段,以现有的人力资源和时间资源,如何才能更快更好地完成需求,适当考虑下如何为后期扩展或重构做准备。
我项目中的架构
这是我上一个项目的包架构:
当然咯,是按功能分的包,项目的功能不一样然后分包也不一样,但是基本大同小异。
所以确定架构分包的时候那就按你的需求来咯。
从上面可以看出:架构分包的时候我们包括逻辑功能和基础功能(通用功能)。
基础功能模块:
日志管理系统(LogManager)
不管哪个项目都需要自己的一套日志管理,一是为了生产调试时能更加高效的查看过滤日志,二是为了打包发布的时候用开关控制日志是否打印。 (我的日志用的是凯子哥的:Klog)
异常处理(crashManager)
作用:当程序遇见异常情况时我们能够自定义异常处理,二是程序对不同的机型有不同的反应,那么测试时候可能没有发现但是我们可以把捕获的crash上传到服务器,便于异常收集和bug修复。
utils(工具类)
根据你的项目需求来合理定制你的工具类,将会对你的项目开发速度有很大的提升(反馈,版本校验更新你肯定能够用到)
看下我上个项目的工具类:
permission(权限管理系统)
这功能是绝对项目中需要的,别告诉我你的项目还没有适配安卓6.0,适配了就肯定会有权限管理,我这里用的是 安卓6.0权限处理在项目中的实践,也还可以吧,反正github上的权限管理的开源东西比较多,觉得合适就ok。
哈哈,这样基础功能都搭建好了,然后就是一些逻辑功能的封装了。
在较新版本的Android Studio上直接新建项目, 有不少符合Android规范的界面模板可选。至于地图,同样有一个基于Google map的模板,拿过来改用一下SDK就可以用了。(另外,Google map似乎在国内已经可以正常使用了,直接用也问题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