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蔺相如列传负荆请罪小故事350字梗概

2025-02-26 03:10:43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渑池会结束后,回到赵国,因为蔺相如功劳大,赵王任命他做上卿,位在廉颇之上.
廉颇说:“我做赵国的大将,有攻城野战的大功劳,而蔺相如只不过凭着几句言辞立了些功劳,他的职位却在我之上.再说蔺相如本来是卑贱的人,我感到羞耻,不甘心位居他之下!”扬言说:“我碰见蔺相如,一定要侮辱他.”蔺相如听到这些话后,不肯和他会面,每逢上朝时常常托辞有病,不愿跟廉颇争位次的高下.过了些时候,蔺相如出门,远远看见廉颇,就调转车子避开他.
在这种情况下,门客一齐规劝他说:“我们离开父母兄弟而来侍奉您,不过是因为仰慕您的高尚品德.现在您与廉颇职位相同,廉将军散布一些恶言恶语,您却怕他,躲着他,怕得太过分了.平庸的人对这种情况尚且感到羞耻,更何况是将相呢!我们实在没有才能,请允许我们告辞离开吧!”蔺相如坚决挽留他们,说:“你们看廉将军与秦王相比哪个厉害?”门客回答说:“(廉将军)不如秦王厉害.”蔺相如说:“凭秦王那样的威风,我蔺相如敢在秦的朝廷上呵斥他,侮辱他的臣子们.相如虽然才能低下,难道偏偏害怕廉将军吗?但是我想到这样一个问题: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轻易侵犯赵国,只因为有我们两个人存在啊!现在如果两虎相斗,势必不能都活下来.我之所以这样做,是以国家之急为先而以私仇为后啊!”

回答2:

秦王得知赵王得到了一块极美的宝玉,其魅力无与伦比.遂以五座城池要求赵王与之对换,此时秦强赵弱.若明显拒绝,恐会造成两国交兵.若不拒绝,则会损失一块时间难寻的宝玉.此时蔺相如毛遂自荐.携带和氏璧出使秦国.秦王在偏殿接见相如,将和氏璧传之美人,互相观赏把玩,却丝毫不提城池的事情.相如心知不妙,言道:必有微瑕,请臣指之.秦王不知有诈.将其传至相如.相如持璧立于柱前.怒声道:今赵王为送璧玉,斋戒三日,沐浴五次以示敬重,秦王威仪.今日觐见陛下.陛下召臣与偏殿,此为不敬;陛下传之美人,言笑晏晏,此为不恭;曾言以城池换玉璧,今却丝毫不言,此为不信.臣请大王斋戒三日,沐浴五次,当于群臣,接受玉璧.秦王无奈,只得遵从.相如暗召手下,快马将玉璧送回赵国.三日之后,秦王于金銮殿请相如献璧玉.相如昂然对曰:璧我已送回,天下皆知秦国不信.今天如果陛下能够为我国画下城池,玉璧自当亲手奉上.秦王虽怒亦无法.不得不放回相如.秦王自不会以五座城池换找过和氏璧,此事后来不了了之.这就是蔺相如完璧归赵的故事.
一段时间之后,秦王邀请赵王会于渑池.席上,秦王请赵王为其击缶,赵王无法,只得击打了几下.秦王让赵国史官记载: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令赵王击缶.蔺相如,说请秦王为赵王鼓瑟.秦王怫然怒.相如持剑向前,到匹夫之怒,流血五步,岁陛下有百万雄兵亦无法阻挡.秦王只得鼓瑟几次.相如对史官曰:某年某月某日,赵王令秦王鼓瑟.此次宴会不欢而散.这就是渑池智慧的故事,充分展示了蔺相如的智慧和勇气.
经过这两件事情后,相如多次立功.得到赵王极大封赏.廉颇不忿,我乃征战沙场,赫赫战功,你只不过抹抹嘴皮而已.如果见到相如,必定要羞辱他.相如听说后,尽量避免与廉颇见面.即便遇到也是绕道而走.就连蔺相如的手下都看不惯了.相如对手下说,我秦王尚且不怕,何怕一个廉颇呢?秦国之所以不攻打赵国,那是因为武有廉颇,文有相如,如果我们将相不和,那就给了秦国可乘之机啊.我忍让完全是为了我们赵国啊.廉颇知道后,赤裸上身,背负荆条,去相如府前向相如请罪.相如丝毫不与其计较.他们两个谱写了一段佳话.这就是廉颇负荆请罪的故事.也叫将相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