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驾崩当晚,随侍他六十年的心腹为何立即就被处死了?

2025-02-22 21:47:53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康熙驾崩当晚,曾经服侍了他六十年的心腹宦官赵昌,被雍正罗织罪名处死。赵昌之所以被雍正处死,有下列几点原因。一是因为赵昌熟知康熙晚年“九王夺嫡”的内幕真相,雍正担心他会泄露宫中机密,有损皇家尊严。二是赵昌在康熙晚年激烈的储位斗争中,并未站在雍正这一边。三是赵昌在在宫中徒子徒孙众多,势力盘根错节,雍正担心他会发展成为魏忠贤那样的权阉危害社稷。


一、赵昌熟知“九王夺嫡”纷争内幕详情,是他被处死的主要原因

康熙英明一世,却未能处理好储君问题,导致康熙晚年,朝廷陷入一场长达十几年的太子之争中。众多皇子包括雍正在内,为了得到皇位,击垮竞争对手,可谓是明争暗斗,丑态百出,使出了各种各样见不得人的阴招损招。

赵昌身为康熙的心腹宦官,在康熙身边服侍时间最久,耳闻目睹了清朝皇子们争夺皇位时的种种秘闻。而且他还长期为康熙保管机密文书,传递圣旨,因此知道许多外人难以得知的清朝宫廷内幕消息。对于雍正而言,他非常担心这个老宦官会泄露宫中机密和夺位之争中的许多细节,那样就会大大影响清朝皇家尊严。因此康熙一死,雍正就首先处死了赵昌。

二、赵昌在储位斗争中,没有帮过雍正的忙,未站在雍正这一边。

赵昌是个老奸巨猾之辈,一生见惯了大风大浪,非常懂得谋身之道。眼看康熙年事已高,迟早要把皇位让给某个皇子,赵昌也开始为自己的未来做打算,准备投靠新主子。但在波谲云诡的储位斗争中,赵昌也看走了眼。

当时的众多皇子中,太子胤礽、八皇子胤禩、十四皇子胤禵,都是热门“种子选手”,赵昌开始有意识地和这几个皇子套近乎,通过各种手段向他们示好,唯独冷落了皇四子雍正。因此在储位斗争中,赵昌并未帮过雍正什么忙,对他冷淡而客气。雍正是个心胸狭隘之人,从此深恨趋炎附势的赵昌。两人的梁子从那时已经结下,只是赵昌浑然不觉而已。

三、赵昌在宫廷中势力盘根错节,耳目众多,有可能发展成权阉

赵昌在宫中年深日久,又深得康熙宠信,宫中有头有脸的宦官,几乎都出自他的门下,都是他的徒子徒孙。朝廷大员和六部衙门的堂官,都对赵昌颇为忌惮,不敢稍有得罪。因此赵昌在朝野中的势力非常强大。

雍正熟知前朝史事,很担心赵昌日后发展成权倾朝野的大宦官,甚至干预朝政,危害社稷,成为第二个魏忠贤,因此在登基之初就果断处死了他。

基于以上三点原因,康熙一死,雍正立即毫不犹豫处死赵昌。

回答2:

因为康熙作为一国之君,驾崩后原来服侍皇帝的人都会被安排到调到别处或者遣返回家,在这种情况下很难保证上任皇帝的秘密不会被流传出去。更何况是追随六十年的心腹?所以被立即处死也是情理之中。

回答3:

皇帝崩,靠山倒。皇帝的心腹肯定知道很多别人所不知道的事,也会大概知道皇帝有意的继承人选,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此种人一般活不长久。

回答4:

康熙驾崩当天晚上,跟随康熙六十年的心腹赵昌立刻就被处死了,在这个事情当中应该是有很多因素的。一来雍正到底是怎么上位了作为康熙心腹,赵昌肯定知道一些真正的内幕,不管怎么说,他肯定是对新君造成了威胁,所以才被处决的。


第一,赵昌是康熙的心腹,非常的了解康熙的事情,对于雍正上位的事情,可能知道一些不该他知道的事情。

康熙和赵昌是从小一起长大的,赵昌作为康熙的心腹,对于康熙的想法肯定也是非常了解,而对于康熙的一些事情也都了如指掌,康熙死了,如果赵昌出去乱说话的话,那么对康熙,还有对皇家威严来说,都会造成影响,当然这只是赵昌身死的其中一个原因,因为光这一点,还不足以让他立刻就被处死,新君刚上任,就处死了前任的心腹,这是为什么,肯定是因为他的存在对新君造成了威胁,只有死人才不会乱说话,才会保守秘密,所以哪怕新君刚刚上位,既然快刀斩乱麻,先解决掉隐患再说。

第二,赵昌在九子夺嫡的时候,没有支持雍正,所以雍正上位以后先杀他。

赵昌是离康熙最近的人,我们都知道九子夺嫡有多么的激烈,这些皇子们为了得到这个地位可谓是煞费苦心了,他们想要得到康熙的认可,肯定是要从赵昌那里入手的,雍正上位就杀了赵昌,很有可能就是当初赵昌没有支持雍正,让雍正为难了,要不就是赵昌支持了其他的皇子,再加上赵昌在宫廷多年,人脉肯定也很广,如果不先处决赵昌,很有可能会后患无穷,所以康熙一死,雍正就处决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