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编制。社区工作者实行聘用合同制,不属编制管理。这一点对年轻人的父母,尤其是思想保守的,是最大的问题,所以不易得到父母的理解与支持;
待遇不高。社区工作者的薪酬总额按社区规定执行,虽缴纳五险,但起点工资较低,且涨幅很小,虽然基本可以养活自己,但肯定无法满足更高的消费需求。
职业发展渺茫。社区工作者的发展路径受体制机制、渠道、条件、能力等多因素影响,个人想有较高的发展是比较困难的,这对于有长远规划的年轻人来说不具备吸引力。
社会认同感较低。传统观念认为,社区工作多是芝麻大的事,多涉及家长里短,邻里矛盾。比较适合中老年人做,不适合年轻人做,年轻人也做不了。第五,工作繁琐,压力大。社区工作种类繁多,千头万绪,随时待命,处理难度大,处理稍有不当易引起群众不满。
2020年高校毕业生分别为834万和874万,除考公外,他们的选择还有很多,如事业单位、军队文职、三支一扶等。考社区工作者当然也是选择之一,但除在部分东部发达城市受热捧外,考社区工作者却并不是年轻人的第一选择。
社区工作吸引人的地方在于稳定、能发展副业、可当作另谋高就的踏板等。但无法吸引年轻人的原因也很明显。第一,没有编制。社区工作者实行聘用合同制,不属编制管理。这一点对年轻人的父母,尤其是思想保守的,是最大的问题,所以不易得到父母的理解与支持;第二,待遇不高。社区工作者的薪酬总额按社区规定执行,虽缴纳五险,但起点工资较低,且涨幅很小,虽然基本可以养活自己,但肯定无法满足更高的消费需求。
第三,职业发展渺茫。社区工作者的发展路径受体制机制、渠道、条件、能力等多因素影响,个人想有较高的发展是比较困难的,这对于有长远规划的年轻人来说不具备吸引力。第四,社会认同感较低。传统观念认为,社区工作多是芝麻大的事,多涉及家长里短,邻里矛盾,比较适合中老年人做,不适合年轻人做,年轻人也做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