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对我国汉字产生了什么影响

2025-04-29 18:31:51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代文字,是汉字的早期形式,有时候也被认为是汉字的书体之一,也是现存中国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
  甲骨文,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甲骨文记录和反映了商朝的政治和经济情况,主要指中国商朝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吉凶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内容一般是占卜所问之事或者是所得结果。殷商灭亡周朝兴起之后,甲骨文还使用了一段时期,是研究商周时期社会历史的重要资料。甲骨文其形体结构已有独立体趋向合体,而且出现了大量的形声字,已经是一种相当成熟的文字,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形式。它上承原始刻绘符号,下启青铜铭文,是汉字发展的关键形态,被称为“最早的汉字”。
  现代汉字即由甲骨文演变而来。

回答2:

中国的文字到底从什么时候成为真正的书法艺术,亦即究竟从何时开始从实用价值转变为欣赏价值。毫无疑问,当自甲骨文始,因为正是在甲骨文中,文字的线条,逐渐显现出虚实、盈亏、刚柔、动静、形意等古老的审美观念内涵。在甲骨文中,文字既是卦象、爻象,但同时也为物象、意象和道象。这充分说明,在甲骨文中,文字的线条,开始摆脱其单纯的物理线条意义,而逐渐被人赋予了某种超自然的神秘的艺术真美意义,它已经显现出了人与造化之间在冥冥之中业已存在着的某种神秘联系。当我们仔细地端详甲骨文,我们也惊异地发现,其中的文字早已超越了单纯的形象性特征,或者绘画性特征,已经具备了书法艺术的一切审美风格特征。正是它的存在和发展,促成了书法艺术与绘画艺术在这一时期的逐步分离,并逐渐发展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态,使得它逐步成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篆刻书法艺术。仔细审视大篆的艺术创新和变迁之路,我们可以看到,作为大篆的最初形式,甲古文里边的线条变化是极富审美革命性的,它的文字线条,无论是点线的变化,粗细的变化,疏密的变化,急慢的变化,方折的变化,团块的变化,都已彰显出其作为书法艺术形式所应具备的成熟的审美形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