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各个君王姓什么

春秋战国时期各个君王姓什么
2024-11-28 20:45:18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1、秦国:赢姓,始祖伯益。

齐国第一代国君名尚,姜姓吕氏(即民间传说中的姜太公姜子牙),尚是周朝的开国元勋,女儿则是周武王的王后邑姜,在周初政治中地位很高,并因此得到周王所赐的专伐之权。齐桓公是尚的后代,姜姓吕氏名 小白在位时期。齐桓公之后,一直是仅次于晋、楚之后的第三强国。

2、楚国:芈姓,始祖鬻熊。

楚国是周朝时期华夏族在中国南方建立的一个诸侯国。楚人是华夏族(汉族原称)南迁的一支,最初起源地在河南新郑, 即祝融之墟,又名有熊之墟(新郑在上古时期又称有熊,有熊相传为黄帝的国号)。

楚国人的祖先最早活动在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是玄帝颛顼的后人。后在上古冲突中及商王朝的驱逐下,逐渐南迁。楚国在江汉地区发展强大,国君为芈姓熊氏。楚王族出自华夏,夏商周三代分封诸侯国一直奉行“夏君夷民”。

商朝末年,楚人首领鬻熊本名熊蚤协助周文王姬昌起兵灭商,成为功臣。前1042年,周成王封鬻熊曾孙熊绎为子爵,楚始建国。 楚国是周朝镇守南方各民族的重要防线,周惠王曾经说“镇抚你们南方夷越地区的动乱,不要侵犯中原。”于

是楚国向南方扩地到方圆千里。楚熊渠时期,西征庸国,东攻扬越。

3、田齐:妫姓,田氏,始祖田完。  

田齐:周朝诸侯国之一,都临淄。战国时期,齐相田和"迁齐康公吕贷于海滨",通过魏文侯的帮助,得到周天子承认,列为诸侯,建立了田齐,史称"田氏代齐"。《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讲述了田完(又称田敬仲、陈完)家族以及田齐的兴衰史。

公元前481年田成子杀死齐简公,拥立齐平公,自任相国,扩大封邑,从此齐国由田氏专权。齐国政治家晏婴预言"齐政卒归田氏。田氏虽无大德,以公权私,有德于民,民爱之。"

公元前391年,田成子四世孙田和废齐康公,并于公元前386年放逐齐康公于海上,自立为国君。同年又被周安王册命为齐侯,史称田氏代齐。

4、赵国:赢姓,赵氏,始祖造父。 

作为战国七雄之一的赵国,在中国古代史上还是留下了非常光彩的一页。它的存在时间从公元前403年独立成国到公元前222年被秦国灭国,期间共计大约181年的时间。

赵国唯一赖以支撑危局的名将李牧就这样被一个妇人害死了,秦国再也无所畏惧,不久便攻灭赵国,而赵国人也因为痛恨倡后而将其处死并灭族。

5、燕国:姬姓,始祖召公奭。  

燕国,是公元前11世纪由周武王封召公奭于燕,召公奭长子燕侯克代封。公元前7世纪燕国吞并蓟国,建都蓟(今北京市)。疆域范围大致为今天的北京、天津全部,河北、辽宁、山西、内蒙古和朝鲜的一部分。燕国的地理环境不好。当时燕国的邻国是赵国和齐国。

加上齐国和赵国一直都是比燕国强大的,这就直接导致了燕国很难越过他们俩去参加中原事务,这样燕国的存在感自然也就较低了。而且赵国和齐国也一直在中原争霸,没有时间去理会燕国,这就导致了燕国长时间的安逸,战斗力自然也就弱了。

6、魏国:姬姓,魏氏,始祖毕公高。

在公元403年晋国被一分为三,魏文侯为魏国的开国皇帝,兵器而一度将魏国发展的十分的强盛,可是后来等到他的儿子继位,在一开始的时候魏武侯确实很有能耐。

联合了赵韩两国击败了其他四国,似乎有成为天下霸主的趋势,可是后来也是因为他的不断征伐,损耗也相当的严重,和别的国家的差距也在不断地缩减。

7、韩国:姬姓,韩氏,始祖韩武子万。

韩国是战国时期由华夏族(汉族古称)在中原地区建立的一个诸侯国,战国七雄之一,国君为姬姓韩氏。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得到周威烈王的承认,正式位列于诸侯,韩国建立。开国君主是晋国大夫韩武子(晋武公叔父)的后代,建都于阳翟(今河南禹县)。

公元前375年,韩哀侯灭郑,迁都新郑。前230年被秦国所灭,所在地设置颍川郡。韩国国势最强是韩昭侯在位时。他用法家的申不害为相,内政修明,韩国成小康之治。

由于地处中原,韩国被魏国、齐国、楚国和秦国包围, 所以完全没有发展的空间,国土也是七国之中最小的一个,使韩国成为第一个被秦所灭的战国诸侯国,于前230年灭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春秋战国

回答2: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姓氏
晋国 姬
鲁国 姬
卫国 姬
郑国 姬
宋国 子
中山国 子
吴国 姬
越国 姒
齐国 姜/田
楚国 芈
燕国 姬
韩国 姬
赵国 赢
魏国 姬
秦国 赢
赵国跟秦国同姓
①以国名为氏。诸侯国君主以受封的国名为氏。如晋重耳即晋文公重耳,以国名晋为氏,重耳为名;鲁申即鲁僖公申,国名鲁为氏,申为名。
②以封地为氏。卿大夫及其子孙以采邑名为氏。如晋国大夫毕万采地为魏,后世子孙以魏为氏;曲沃桓叔之子公子万封于韩,以韩为氏。
③以官名为氏。贵族及其子孙以其官名为氏。晋国的林父为步兵组织三行里中行的军帅,称中行桓子,其子荀偃称中行偃,以中行为氏;宋国执政卿乐喜(子罕)称司城子罕,其孙乐祁(子梁)称司城氏,是以司城为氏。司徒、司马、司空、司寇也是此类。
④以职业为氏。如巫氏、卜氏、祝氏、史氏、匠氏、陶氏等等。
⑤以居住地为氏。鲁庄公子遂住鲁东门,称东门遂(名)、东门襄仲(字),是以东门为氏;宋国乐大心为右师,居于宋桐门,称桐门右师,是以桐门为氏。诸如东郭、西门、池等等。
⑥以同周王或侯君主血缘关系远近之称为氏。周僖王之子虎称王子虎,其孙称王孙苏;郑穆公之子喜(子罕)称公子喜,其孙舍之(子展)称公孙舍之。
⑦以贵族的字为氏。按照宗法制度,公族只包括各代国君的近亲三代,公孙之子不属公族而须另外立氏。这些贵子孙多以其王父(祖父)之字为其氏。郑国公子发字子国,其孙国参(子思)即以“子国”的末字为氏;另有公子,字子驷,其孙以“驷”为氏。以祖父之字为氏最为常见,是得氏通例。
春秋以前,贵族之姓承袭自远祖,因此百代不变,比较稳定;氏为贵族得自与自己血缘关系较亲近的先人,而且还会随著封邑、官职的改变而改变,因此会有一个人的后代有几个氏或者父子两代不同氏。另外,不同姓之间可能会以同样的方式命氏,因此会出现姓不同而氏相同的现象。战国时,宗法制度瓦解,姓氏制度也发生根本变革。这时氏开始转变为姓,如本属于姒姓的齐国田氏,至战国时已以田为姓。以往贵族才有姓,平民仅有名,战国以后,平民有姓,百姓遂成为民众的通称。姓氏制度的演化,反映了贵族的没落,平民地位的上升。秦汉以来,姓氏合而为一。《通志·氏族略》载,“秦灭六国,子孙该为民庶,或以国为姓,或以姓为氏,或以氏为氏,姓氏之失,由此始……兹姓与氏浑为一者也"。

回答3:

秦国:赢姓,始祖伯益. 楚国:芈姓,始祖鬻熊. 田齐:妫姓,田氏,始祖田完. 赵国:赢姓,赵氏,始祖造父. 燕国:姬姓,始祖召公奭. 魏国:姬姓,魏氏,始祖毕公高. 韩国:姬姓,韩氏,始祖韩武子万.

回答4:

周代所有的有爵位的诸侯国,就只有十三个姓:姬姓、姜姓、妫姓、姒姓、子姓、赢姓、己姓、芈姓、董姓、姞姓、风姓。
举例:姬姓,这个最多,吴国、鲁国、魏国、卫国、韩国、燕国、郑国、曹国等等都是,《荀子·儒效》记载:“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姜姓,主要有姜齐、吕国、许国、纪国等。
妫姓,主要有陈国、息国、田齐等。
姒姓,主要有杞国、越国等。
子姓,主要有宋国、邓国、朝鲜国等。
嬴姓,主要有秦国、赵国、徐国等。
己姓,主要有莒国。
芈姓,主要有楚国。
董姓,主要有胡国。
姞姓,主要有南燕国。
风姓,主要有任国、颛臾国、宿国等。

回答5:

【春秋时期】
鲁国:姬姓
晋国:姬姓
燕国:姬姓
吴国:姬姓
越国:姒姓
楚国:芈姓熊氏
齐国:姜姓吕氏
宋国:子姓
秦国:嬴姓赵氏
梁国:嬴姓赵氏
徐国:嬴姓
奄国:嬴姓

【战国时期】
赵国:嬴姓赵氏
秦国:嬴姓赵氏
燕国:姬姓
魏国:姬姓魏氏
韩国:姬姓韩氏
楚国:芈姓熊氏
齐国:妫姓田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