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鹅不难,但养殖鹅苗却需要技术,就因为鹅苗的高死亡率门槛阻挡了一部分人养鹅。所以,今天我们就针对鹅苗养殖方面,拣选三大重要方面,进行以下阐述,希望能帮助到各位养鹅人。
一、鹅苗死亡率高的原因
1、温度。雏鹅身上的绒毛极少,自身调节温度的手段又差,偏偏鹅是一种偏向于恒温的生物,这就导致温度对于雏鹅威胁巨大。当雏鹅舍的温度上下波动时,雏鹅的表现也会跟着有所变化,当昼夜温差较大的时候,雏鹅死亡率会明显上升,这个是养殖户要注意的。2、密度。虽让雏鹅占据的地方很少,但是这不代表着其密度也很高,很多养殖户会认为密度大利于雏鹅的保温,但是忽略了这也会导致雏鹅的挤压几率会变大。尤其是在进食的时候,彼此挤压的几率就会急速上升,死亡率自然也会跟着提高。
3、病害。病害也是雏鹅死亡率高的一大难点,常见的有小鹅瘟、鹅白痢等。雏鹅本身对于病害基本没有抵抗力,全部靠养鹅人的管理,这些病害有些可能是鹅蛇的残留,有些则是自身携带的原因,还有些则可能是养殖不善诱发的。雏鹅一旦发病传染的会很快,短时间内就会造成大量的死亡。针对这种情况,可使用达龙禽初乳,防治油沙门氏菌、大肠杆菌、支原体引起的白痢、腹泻、呼吸道疾病。修复免疫器官,减少免疫抑制病的发生。
二、降低鹅苗死亡率的方法
1、控温。雏鹅舍的温度讲究稳定,孵化出来后先将温度调控在28-30℃之间,然后随着时间可以慢慢降低,一周降低1℃左右,前一个月的雏鹅生活温度控制在26-32℃左右即可。
2、消毒控湿。雏鹅体弱,是病菌之类入侵的最佳时期,所以消毒工作就显的尤其重要。一些雏鹅养殖场地都是临时改的,消毒没做好,就可能出现批量感染死亡的情况,从笼子到水槽、料槽都要养鹅把关消毒。
3、及时分群。密度也会影响到雏鹅的死亡率,因为雏鹅的体质会有所差异,有好的也有差的。密度大的时候,这些体质差一点的基本就是处于最低层,吃不好还容易发病,发病的又容易感染其它的雏鹅,日常还有被压死的风险。
你好,鹅苗前期需要进行保温,
注射疫苗,买回来的鹅苗及时注射疫苗:注射小鹅瘟血清(卵黄抗体)、小鹅瘟副粘病毒、禽流感疫苗,以防止传染病发生,出现大批死亡;未开食前先饮5%多维葡萄糖水,然后开食。
3
温度适宜,保证温度适宜,可防止齐堆压死,防止感冒,保障鹅雏健康发育。光线不足,鹅雏看不见吃食饮水,影响发育;光照过强,易发生啄羽、产生应激反应。
人口金字塔图
纵坐标代表年龄段:60以上为老年人口,18-59为劳动力,0-17为出生人口
横坐标为百分比,将基座0-17中的每段年龄占比加起来,为出生人口占比;类推,算出劳动力人口,老年人口的占比。
出生人口占比高,出生率就高;老年人口占比高,就是老龄化,死亡率也相应高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