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山陕会馆的大殿简介

2025-04-29 22:20:41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大殿是会馆的中心建筑,由献殿和复殿前后组成,檐部有天沟相接。献殿与复殿又各分为正殿和南北配殿,前后左右共六殿,均面阔3间。正殿房面高于南北配殿。献殿为卷棚顶,复殿为悬山项。正殿房面覆绿色琉璃瓦,前后房面中央各镶嵌有菱形状黄、绿琉璃瓦。南北配殿覆灰筒瓦。
正殿亦称关帝大殿,殿前有方形石柱四根,石柱下为垂幔琴腿式石雕柱础。石柱正面刻有歌颂关羽的楹联,内柱为行楷阳文:伟烈壮古今,浩气丹心,汉代一时真君子;至诚参天地,英文雄武,晋国千秋大丈夫。
外联为行楷阴文:非必杀身成仁,问我辈谁全节义;漫说通经致用,笑书生空读春秋。四根檐柱上方,镶有3块木质透雕额枋,中间1块刻有老子和八仙人物。左边刻有“神仙传”故事,右边刻有“行孝图”,为中国古代二十四孝中的几个故事,自左向右依次为:《哭竹生笋》、《扇枕温衾》、《怀右遗亲》、《为母埋儿》、《闻雷泣墓》、《恣蚊饱血》、《卧冰求鲤》。额枋的上方,还绘有6幅《西游记》故事工笔画及木雕牡丹花12朵为装饰。
檐廊正中,悬有木质阳文匾额“大义参天”四字。正殿献殿内原为摆放供品,聚会议事的处所。殿之梁檩均通体彩绘,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有人物故事画18幅。殿内正上方悬“富国裕民”木质匾额。
献殿后面为过廊,并与南北配殿中献殿后面的过廊相通。廊西头山墙上各有角门通往南北跨院,门外侧各有石刻横匾一方,南曰:“南极”,北曰:“北拱”。
过廊后面是复殿,殿中偏后部有一暖阁,阁前供有关圣帝君、关平和周仓3尊雕像。关圣帝君神像高3米,身穿刺绣滚龙袍,鎏金冠旒,威丽端正,俨然帝王形象。复殿后仍有檐廊,廊下有木质圆柱四根,柱下皆以精致的石雕为柱础。檐柱上方镶有3块木质透雕额枋,中间刻人物、牡丹,南北两侧刻有飞龙、麒麟等。檐廊的迎风板上,两侧还镶有“道续尼山”和“义秉麟经”匾,进一步体现了关帝庙中所信奉的是地道的儒家正统思想。
南配殿位于正殿的南面,亦称文昌火神殿,是当年众商们祭祀文昌火神的处所。设置同正殿相同,即前为献殿,后为复殿。献殿前廊,有以石雕的麒麟、大象作柱础的石雕檐柱四根,其侧面分别刻有仙鹤祥云的花卉图案,正面刻有楹联。内柱上刻有阳文楹联:气本似珠,看午夜光分奎辟;功原济水,居离官位按丙丁。外柱上刻有阴文楹联:位南天以居尊,神焰荧荧临斗柄;邻北极而宰化,星精朗朗俯魁垣。
檐柱上方镶有3块木质额枋,中间一块刻有首尾相接、神态各异的7只芦雁和菊花,两侧的2块各分别刻有梅花、荷花、瓶、大香炉和茶壶。檐廊的正中悬有木质阳文匾额“风时浪恬”一方。
献殿后面的复殿内供有文昌神和火神王灵官,殿正门上方悬“天开文运”木质匾额。
北配殿位于正殿的北面,也称“财神殿”,与文昌火神殿南北对应,是当年众商们祈祷发财的地方,也分为献殿和复殿。献殿的前廊有以石雕的麒麟、大象为柱础的石雕檐柱四根,柱的侧面、背面分别刻有花卉图案,正面刻有楹联,内柱上刻有阴文楹联:德兆阜财,萃万国物华天宝;行以利涉,庆一时海晏河清。外柱上阳刻楹联:位津要而掌财源,万里腰缠毕至;感钱神以成砥柱,千秋宝载无虞。
檐柱上方镶有3块木雕额枋,中间一块刻有6只飞雁和一座城堡,两侧分别刻有鼎、花瓶、香炉和食盒。檐廊正中悬有木质阳文匾额“功司利济”一方。
献殿后面的复殿内供有财神赵公明和水神金龙四大王谢绪神像,殿正门上方悬“万世永赖”木质匾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