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这个原本保护北京安定的城市,随着雄安新区又火了起来,而今,面临京津冀一体化的房价,保定推出的最严限购成功吸引了大家的眼球。
“土地拍卖后10年内不许买卖”“土地最高房屋销售限价13000元/平”这是保定位于西二环西的黄金位置的土地拍卖时的“双限双竞”政策,也是全中国第一个如此严格的限制。
3万,4万,6万,随着北京房地产单价的飞速上涨,京津冀一体化的提升,天津、河北的房价也随着进行了大规模的增长,单单保定,因为行政中心、雄安的刺激,房价由原本的4000元翻了3-4倍,而买房也成为了京津冀年轻人的难事。
为了抑制这种涨幅,国家提出了许多限购政策,但是房地产如同脱缰的野马,一般的限制难以奏效,反而是越限越涨,其中也不乏猛料,比如二套首付提高,不允许买三套,认贷不认房等,但是限购往往只能引起恐慌,难以浇灭人们的热情,也难以回到中央的“房子是用来住的”主导思想上面来。
那么你们不禁要问了,房地产究竟怎么了,为什么越来越凶猛,小爱这里给你算个账,如果你有1万块钱投进支付宝,利率算高的吧,那么一天就是1毛钱,一年就是36.5元,但是这1万块钱投进房市一年利率有多少呢,至少2万,不管北京,单单河北保定、石家庄等地,房价的增速都以秒来计算。
于是,有钱的人开始投资房地产,越来越多的房子用来投资,而作为硬需求的买房者选择就越来越少,然后供需失衡,导致买房者压力越大,有钱人赚的越多。
以往的限购政策都只是治标不治本,不允许买三套,但是可以互相倒手啊,认房不认贷,但是有钱人都是直接全款的啊。说是抑制,但是限制的都是刚需的人们,反而造成了恐慌,但是这次保定的做法可谓是对房地产的釜底抽薪,炒房子的前提是什么,是可以收回成本,但是这里的房子10年不许买卖,资金回收时间加长,炒作的人们就会犹豫不前,没有了炒房子的,开发商的房子就不好卖,不好卖就只能压低价格给刚需的人们,从而达到治标治本的效果。
当然这肯定是一个试点,不过是一个好的开始,也让国家重新回到一个新的轨道上来,不要依靠房地产来发家致富,而是实业兴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