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9年,年仅三岁溥仪,登上了皇位成了清朝的皇帝。他的父亲载沣也做了监国摄政王。掌握实权,然而好景不长,1911年爆发辛亥革命,清廷无力镇压,溥仪被迫退位,成了最后一位皇帝,虽然退位了,但民国政府给予极大优待,不仅保留皇帝名号,还每年给满清皇族一大笔钱当作生活费。
退位后的溥仪,依旧过着皇帝的生活,不过仅限于紫禁城。虽然衣食无忧,不过习惯万人之上的他,怎么甘心只在这座紫禁城中称王。他在自己的回忆录《我的前半生》中说,他没有一天不想复辟,他每天都在为复辟做准备。
溥仪一心想想复辟,但他的父亲却坚决反对。按理来讲如果溥仪复辟成功,他就成了皇帝的亲爹太上皇了。到那时候他要什么有什么,复辟对他来讲相当诱人,可他为什么反对呢?
主要有2个原因,一 载沣之前出使西方多国考察,认识到专制制度已不符合时代潮流,必将被取代。如果开历史倒车,绝对没什么好下场。再者说了民国给予满清皇室最高礼遇,溥仪尊号不变,并以对待外国君主的礼仪对待溥仪。每年还给400万两银子,万一失败了,可能性命都保不住,没必要去冒险。
二 帮溥仪复辟的要么是跳梁小丑,要么就是在利用溥仪 ,例如张勋就是跳梁小丑,大字不识一个,区区5000人 ,就敢闹复辟,这不是作死吗。日本人帮溥仪复辟,完全就是在利用溥仪,打算借他的手,把东北分裂出去,这一点载沣心里很清楚,而溥仪就被皇帝梦冲昏头脑,做了十几年的傀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