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层就是储存油气的地层,是油、气、水储集的空间,是由一个或多个储集体构成的,以一定的构造形态存在于地下。通常以背斜构造形态存在,背斜构造就像个翻过来的大锅,这个大锅最容易把运移的油气捕捉住。由于重力分异,气在上,油在中间,水在下,没有油只有气就是气藏,没有气只有油就是油藏,有油又有气的就是带气顶的油藏。背斜构造形态很多,长轴背斜呈长条状,其长短轴比例为10∶1~5∶1;短轴背斜呈椭圆形,其长短轴比例为5∶1~2∶1;穹隆背斜最为近似翻过来的圆形大锅,其长短轴比例为2∶1~1∶1。
不同地质时期的地壳运动使原始沉积的平整的地层发生褶皱,形成多种多样的背斜构造。但如果是在构造形成之后再发生地壳运动,则也往往使储油储气的背斜构造受到破坏,犹如一个好端端的大锅被砸裂开。岩石沿断裂面发生相对位移的断裂构造称之为断层,断层面是一个岩石破碎带,多为角度不等的倾斜面,断层面将岩层或岩体分成两块,断层面上方的地层称为上盘,断层面下方的地层称为下盘,同一层位被断层断开之后,两盘发生位移,其位移的垂直距离称之为断距。上盘沿断层面相对下滑,下盘沿断层面相对上升的断层称之为正断层,正断层主要是岩层受张应力作用导致断裂产生滑动而造成的。上盘沿断层面相对上升,下盘沿断层面相对下降的断层称之为逆断层。逆断层主要是岩层受到挤压性应力作用导致断裂产生超覆而造成的。每一条断层要描述清楚断层延伸的走向和长度、断层面的倾角、断层的断距和断层的性质(是正断层还是逆断层)。这五个要素描述清楚了,整个断裂构造系统的三维空间就尽收眼前。
被断层切割的长轴背斜
背斜油田——倒扣的“大锅”
断层要素示意图ab—总断距;ac(db)—走向断距ad(cb)—倾向断距;∠cab—倾斜角
正断层和逆断层示意图完整的背斜构造所形成的油气田是一个整装的油气田,油气田开发比较容易,被破坏了的构造所形成的油气田是一个复杂的断块油气田,断块越破碎,油气田开发的难度就越大。由上可见,无论背斜构造也好,断块构造也好,都是油、气、水居住的“地下宫殿”。它的结构复杂得很,有的只有单个储层,犹如一座平房,多数油藏有多个储层形成,犹如层层叠叠的楼房。有的房间是相通的,相通的房间我们称之储层连通体,有的房间是不通的,多数是被不具备渗透性的地层隔开或被断层隔开。我们圈定这些复杂连通体的外部边界,描述其几何形体和产状,这就是储层构筑格架描述。对于复杂的断块油气田的开发,储层建筑格架描述就显得更加十分重要。已故国务委员、原石油部长康世恩有一段很精辟的话,“你们要数楼房、数房间,一间间房间数清楚了,开发复杂断块油气田才能心中有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