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的中控屏大部分为6~8英寸的横屏,功能非常单一只有媒体播放功能和GPS导航演示;这一阶段的中控机属于功能机,系统可以使用的软件仅限于导航软件,充其量有些视频播放器
。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大部分车主逐渐适应了竖屏操作,汽车制造商为迎合用户习惯的变化逐渐将中控屏的形态转换为与手机相同的竖屏,这种设计看似增加成本实际不然。
竖屏的优势不仅是展示区域更宽,过大的屏幕会大面积占用中控区域,甚至会延伸到物理按键的区域;与其通过异形设计增加成本,不如一步到位让把物理按键集成到中控屏内虚拟控制,这种车比如:
而把物理案件集成到屏幕中对于老司机而言几乎是“反人类”的设计,误操作的概率提高很多、便利性直线下降、同时影响驾驶证操控安全性。
所以竖屏很快就被消费者否定了,但技术只能进步不能倒退,再用回小尺寸横屏的可能性是没有了,于是才有了独立外置屏幕和旋转屏。
将屏幕独立在中控台上部既留出了物理按键的控制区域有显得特立独行,不过固定屏幕又必须是横屏否则尺寸过大会遮挡视线,最终的解决方式只能让屏幕转起来。
物理按键仍旧保留且屏幕同时集成虚拟按键,正常驾驶中使用横屏不影响操作、需要以触摸操作为主时屏幕可以自动旋转提供虚拟操作,提供两种选择用户则可以逐渐适应不同的操作习惯、排斥的心态也会逐渐被功能抵消。
其次汽车在智能化后中控屏不是在单纯的播放器,而是能使用N多APP的智能终端。
假设在使用导航时竖屏只能在上部分小区域显示,可视范围较小不容易识别;而旋转屏在打开导航后屏幕自动旋转为横评可以全屏现实,识别的难度变小驾驶安全也会升高。
其次如果想在驾驶中拍一条小视频上传共享的话竖屏又有很大优势,大部分平台只支持竖屏视频共享这点是横屏做不到的。
系统生态越来越丰富汽车中控的可玩性会很高,不再是仅限于听音乐和看导航,最终会成为与手机一样的智能终端,所以形态自然也要按照需求来变化。一体式集成CD的中控屏已经是过去式了,后期会以旋转屏居多,尝试适应全新形态的中控后期换车也能比较快的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