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毫米FlaK38型自行高炮始造于1938年,从1938年到1943年间共制造出610辆,数量相当可观,广泛活跃在东部和西部战线。
其战斗全重为5.5吨,乘员7人,主要武器是1门FlaK30型高炮,身管长为112.5倍口径,高炮的俯仰角为-12~+90度,方向射界360度,弹药基数280发。
最大速度65千米/小时,最大行程300千米。这种自行高炮的越野机动性相当好,但火力和防护性较弱。
四管20毫米FlaK38型(Sdkfz7/1)自行高炮采用8吨半履带式装甲车底盘,战斗全重11.55吨,乘员10人,主要武器是四管20毫米高炮,身管长为112.5倍口径,高炮的俯仰角为-10~+90度,方向射界360度,弹药基数600发。
作战时,往往要在后部牵引一辆弹药车,携弹药1800发。无疑,四管高炮的火力密度要比单管的大得多,提高了命中概率。
这种自行高炮从1942年到1944年10月共生产了319辆,在东部战场、西部战场和意大利前线均有应用。另有一种装37毫米高炮的Sdkfz7/2自行高炮,也是以8吨半履带式装甲车为底盘,共生产了123辆。
拿今天的观点看,二战时的自行高炮自然非常原始,没有雷达,没有光电瞄准装置,防护性很差,自动化程度低,操炮的乘员人数较多,但是,比起牵引式高炮来,是一种巨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