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哲学是什么?

2025-04-27 00:31:07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庄子(约公元前369~公元前286年)道家的主要代表。姓庄,名周,战国中期宋国蒙地(今河南商丘附近)人。他曾在家乡当过一段管理漆园的小官,不久就隐居了。其后生活贫困,曾向一个管理河道的小官(监河侯)借米度日,有时还靠编草鞋、钓鱼过活。据说当时楚威王派使者赠以千金并许他做宰相,都被他拒绝。他说,“终身不仕(shì,做官)”,拒不与统治者合作,只个精神愉快(《史记·老庄申韩列传》)。因为庄子所处的时代是封建制在各诸侯国已确定,奴隶制已彻底瓦解,没落的奴隶主贵族已无力扭转现状的时代,所以他只好到幻境中去求精神上的解脱(jiětuō,摆脱苦恼)。他的哲学是自由的哲学,是把生命放人无限的时空去体验的哲学。庄子推崇(tuīchóng,十分推重)老子学说,反对儒、墨两派,并把老子“道”中的客观唯心主义因素转化为自我陶醉的主观唯心主义,把老子的朴素的辩证法发展为相对主义,在认识论上陷入了怀疑主义,在人生观上具有超脱(chāotuō,超出;脱离)现实的倾向,是位典型的隐者。他学问渊博,想像丰富,文辞洒脱奇丽,善于以寓言反映哲理。今存《庄子》33篇,是晋朝人郭象所编纂(zuǎn)注解的。计《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内篇》基本是庄子原著,《外篇》《杂篇》系庄子后学所作。《内篇》中《齐物论》与《逍遥游》最为重要,《齐物论》是庄学的核心,是其哲学思想的代表作。《庄子·天下篇》是中国历史上最早讲中国哲学史的文献。

庄学的最大特色,是把“为我,避世”的原理推向内心,尤为注重从认识的主体方面思考问题,强调认识上的开导,追求精神上的松绑与解脱,全面发展了老学的“为我”与“超脱”的哲学。

回答2:

回答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