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文言文什么时候⼀为什么要取消主谓独立性?

以及怎么判断“之”是取消主谓独立性?感谢!
2025-04-24 09:02:57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取消句子独立性,简称取独。

主语和谓语可以构成一个完整的的意思。比如我爱你,这就是一个完整的句子。我是主语,爱是谓语。当在主谓之间加上一个之字,变成我之爱你,本来意思完整的句子却变得不能单独表达完整的意思了,必须说出我爱你的理由以后才算完整了。这时,我爱你这个完整的句子因为加了一个之变得不完整了,独立的句子变得不独立了,这就叫取消句子独立性。

怎么判断呢,首先看这个之字是不是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另外一个简单的测试方法是看看去掉之字以后这个句子的意思是否完整和通顺。因为之用作取消句子独立性的时候,它是没有实际含义的,所以去掉之完全不影响句子的意思。如果你发现一句话把之去掉以后,句子成分不全,意思解释不通,那这个之一定不是取独的。

比如韩愈的《师说》: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这个句子原本是师道不传,很完整很独立的意思。加上一个之,变成师道之不传,这话就像说了一半没说完一样,师道之不传然后怎么样呢?久矣!师道是主语,不传是谓语,之在两者之间,加上之以后句子意思不完整,这就是取独的标准特点。我们把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的之去掉,变成师道不传也久矣 ,意思完全不受影响,更加证明这个之就是取独用的,因为它没有实际含义。

基本上这样去判断,满意请采纳,谢谢。

回答2:

文言中,会用到“之”来取消句子独立性。所谓取消句子独立性,就是说前一句和后一句是一个意思连贯的整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