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阻换算 10欧= 千欧= 兆欧 1千欧= 欧

兆欧
2025-03-29 07:45:41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10欧=0.01千欧=10^(-5)兆欧,1千欧(KΩ)=1000欧(Ω)。

欧姆(Ω)、千欧(KΩ)、兆欧(MΩ)。1000欧(Ω)=1千欧(KΩ),1000千欧(KΩ)=1兆欧(MΩ)。

根据:1000欧(Ω)=1千欧(KΩ)等式两边同时除以100,可得:10欧=0.01千欧。

1兆欧(MΩ)=10^6欧(Ω),由此可得:10欧=10^(-5)兆欧。


扩展资料

电阻与欧姆的关系

1、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铅笔芯、金属、人体、大地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橡胶、塑料、陶瓷等。导电能力介于两者之间的叫半导体,如硅金属等。

2、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电阻,用R表示,国际制单位的主单位是欧姆,简称欧,符号是Ω。常用单位有千欧(KΩ)和兆欧(MΩ),1MΩ=103KΩ=106Ω。

3、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特性,它不会随着电压、电流的变化而变化。

回答2:

10欧=0.01千欧=10^(-5)兆欧,1千欧(KΩ)=1000欧(Ω)。

欧姆(Ω)、千欧(KΩ)、兆欧(MΩ)。1000欧(Ω)=1千欧(KΩ),1000千欧(KΩ)=1兆欧(MΩ)。

根据:1000欧(Ω)=1千欧(KΩ)等式两边同时除以100,可得:10欧=0.01千欧。

1兆欧(MΩ)=10^6欧(Ω),由此可得:10欧=10^(-5)兆欧。

扩展资料:

电阻,端电压与电流有确定函数关系,体现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力的二端器件,用字母R来表示,单位为欧姆Ω。实际器件如灯泡,电热丝,电阻器等均可表示为电阻器元件。

电阻元件的电阻值大小一般与温度,材料,长度,还有横截面积有关,衡量电阻受温度影响大小的物理量是温度系数,其定义为温度每升高1℃时电阻值发生变化的百分数。

电阻的主要物理特征是变电能为热能,也可说它是一个耗能元件,电流经过它就产生内能。电阻在电路中通常起分压、分流的作用。对信号来说,交流与直流信号都可以通过电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色环电阻

回答3:

10欧=0.01千欧=10^(-5)兆欧,1千欧(KΩ)=1000欧(Ω)。

欧姆(Ω)、千欧(KΩ)、兆欧(MΩ)。1000欧(Ω)=1千欧(KΩ),1000千欧(KΩ)=1兆欧(MΩ)。

根据:1000欧(Ω)=1千欧(KΩ)等式两边同时除以100,可得:10欧=0.01千欧。

1兆欧(MΩ)=10^6欧(Ω),由此可得:10欧=10^(-5)兆欧。

扩展资料:

电阻在使用前要进行检查,检查其性能好坏就是测量实际阻值与标称值是否相符,误差是否在允许范围之内。方法就是用万用表的电阻档进行测量。测量时要注意两点:

1、要根据被测电阻值确定量程,使指针指示在刻度线的中间一段,这样便于观察。

2、确定电阻档量程后,要进行调零,方法是两表笔短路(直接相 碰),调节“调零”电器使指针准确的指在Ω刻度线的“0”上,然后再测电阻的阻值。另外,还要注意人手不要碰电阻两端或接触表笔的金属部分。否则会引起测试误差。

用万用表测出的电阻值接近标称值。就可以认为基本上质量是好的,如果相差太多或根本不通,就是坏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色环电阻

回答4:

  • 电阻(Resistance,通常用“R”表示),是一个物理量,在物理学中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导体的电阻越大,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不同的导体,电阻一般不同,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特性。电阻将会导致电子流通量的变化,电阻越小,电子流通量越大,反之亦然。而超导体则没有电阻。

  • 不同导体的电阻按其性质的不同还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类称为线性电阻或欧姆电阻,满足欧姆定律; 另一类称为非线性电阻,不满足欧姆定律。电阻的倒数1/R称为电导,也是描述导体导电性能的物理量,用G表示。电阻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是欧姆(Ω),简称欧。而电导的国际单位制(SI)单位是西门子(S),简称西。电阻还常用kΩ和MΩ作单位,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 1MΩ=1000kΩ=1000000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