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水救不了近火,远亲比不上近邻。
意思:处在很远的水,扑灭不了身边的大火;居住很远的亲戚,不如住在附近的邻居。
出自:出自周希陶《增广贤文》
原文:虎生犹可近,人熟不堪亲。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远水难救近火,远亲不如近邻。有茶有酒多兄弟,急难何曾见一人。
译文:
老虎间不认识的还可以相互靠近,而人即使很熟悉,也不能真正亲近。来说长道短的人,就是会让你惹上麻烦的人。
处在很远的水,扑灭不了身边的大火;居住很远的亲戚,不如住在附近的邻居。有茶有酒的时候很多兄弟,有急处难处何曾见一人来帮忙。
扩展资料:
1、远水不救近火
出自:《韩非子·说林上》:“失火而取水于海,海水虽多,火必不灭矣,远水不救近火也。”
解释:远处的水救不了近处的火。形容费时的方法解决不了当前的问题。
典故:
战国初期,鲁国与强大的齐国、晋国、楚国相邻,鲁国的国君鲁穆公担心齐国侵略鲁国,便相结交晋国、楚国两个强国,希望以后鲁国遭到齐国侵略的时候,能够得到晋楚两国的援助。为了达到睦邻友好的目的,鲁穆公派公子们到晋楚两国去做官。
一大臣认为这种做法并不能解决问题,就对鲁穆公说:“越国是水乡之国,人们都善于游泳。可是,如果我们这里有人掉进水里,去请越国的人来抢救,那么不等人家赶来,溺水的人早就淹死了。又比如,如果着了火,到千里之外去取海水救,海水虽然很多,但是大火也一定扑不灭。
这道理很简单:远水不救近火。同样的道理,晋国与楚国虽很强大,但是毕竟距离鲁国较远,而齐国距离鲁国较近。一旦齐国侵略鲁国,这种祸患靠晋楚两国恐怕救不了吧!”
2、远亲不如近邻
出处:元·秦简夫《东堂老》第四折:“岂不闻远亲呵不似我近邻,我怎敢做的个有口偏无信。”
意思:指遇有急难,远道的亲戚就不如近旁的邻居那样能及时帮助。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远水救不了近火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远亲不如近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