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没有繁体字,只有字形变化,没有繁简变化。
一、释义
1、古代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2、敬辞。称对方:汪君。诸君。
二、说文解字
文言版《说文解字》:君,尊也。从尹,发号,故从口。古文像君坐形(如图)
白话版《说文解字》:君,天下至尊。字形采用“尹”作边旁,表示管理万千事务;因为发号施令,所以同时采用“口”作边旁。这是古文的“君”字,像君主端坐的样子。
三、字形演变(如图)
四、造字本义
动词,发号施令,执政治国。
扩展资料
组词:君王 君子 君主 国君 君临 昏君 灶君 帝君 暴君 储君
一、君主[jūn zhǔ]
君主国的国家元首。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称谓,如皇帝、国王、女王等。其职位是终身的,而且大多数是世袭的。
二、君临[jūn lín]
原指君主统辖,后泛指统治或主宰:君临天下。君临一切。
三、储君[chǔ jūn]
帝王的亲属中已经确定继承皇位等最高统治权的人。
四、贰君 [ èr jūn ]
1、谓做国君的辅弼、助手。
2、太子。太子为君之储贰,故称。
3、二心于君。
五、亡君[wáng jūn]
亡国之君;失权之君。
“君”的繁体字仍写作“君”。
君(jūn ):封建时代指帝王、诸侯等,引申为人的尊称,相当于“您”。道德品行良好的人也可称君子。
组词:
君主: 封建时代指帝王、诸侯等。
封建体制采用的是君主世袭制。
诸君:古代的封号。
太子是未来的储君。
“君子”一词是古代对统治者或者品德高尚人的尊称。见于《诗·魏风·伐檀》中的“彼君子兮。”以及韩愈《师说》中的“君子不齿”。《论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中也用“君子来指代品德高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