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定诸吕之乱,代王刘恒寸功未立,为何群臣却推举他当君王?

为何群臣却推举他当君王?
2025-04-02 06:51:45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西汉末年,刘邦死后,吕太后的势力得到了加强。吕太后不是一个简单的女人,她渴望权力,利用自己的身份为自己家族的人谋取了许多官职,有时候吕氏一族的势力会比刘氏宗族的势力还要大,在吕后没死之前,这种现象一直存在。刘氏宗族想要打开这种局面就必须把吕后先解决掉,但是吕后多年来积攒的势力岂是那么容易就能被轻易击垮的吗?

终于,刘氏宗族等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公元前180年8月18日,吕后病逝于长安城。这是一个引发了多方势力骚动的大消息。一方面,刘氏宗族终于可以想办法把自己的势力重新夺取回来。而对于吕氏一族来所,吕后的死无疑是晴天霹雳,没有了吕太后的保护,自己一众人等岂不是要被刘氏一族给整死吗?

就这样,一个不想被刘氏宗族剿灭,一个想要收拾吕氏一族。终于,无法避免的矛盾将他们推到了历史的角斗场上。吕氏一族认为与其等死不如放手一搏。他们决定造反夺取刘氏的江山。这正好是刘氏想要看到的,于是便联合朝中大臣周勃等人一起剿灭吕氏一族。齐王刘襄在此次诸吕之乱中功劳最大,可是继承皇位的却不是他。而是代王刘恒。

这是因为齐王刘襄的母亲是和吕太后一样喜欢玩弄朝政的女人。为了避免以后出现类似于诸吕之乱这样的事情,只好让代王刘恒做了皇帝。刘恒的母亲心地善良,是不会做出向吕后那样霍乱朝政的行为的。再加上刘恒是刘邦儿子中年龄最大的,所以群臣推举了刘恒做了皇帝。

回答2:

在周勃陈平等人铲除吕后集团后,却拥立了在平诸吕之乱中寸功未立的刘恒为皇帝,这让很多人大吃一惊。其实拥立刘恒,主要是因为刘恒是高祖刘邦的儿子,在加上刘恒性格温和,群臣认为拥戴刘恒后,刘恒会更好的善待他们,甚至少数大臣认为他们可以更好的控制刘恒,基于此他们选择了刘恒,而不是其他诸侯王。

刘邦死后,吕后开始掌握汉朝的最高权力,她大肆屠杀刘氏诸侯,不断扶植自己吕氏集团的势力,一时间整个朝局都被吕家人所把持。但是在吕后死后,周勃陈平为了能够将权力夺回到刘氏家族手中,他们开始策划铲除吕氏集团的一些重要人物。在群臣和刘氏诸侯王的努力下,诸吕之乱被平,可是也面临着需要拥立新皇帝的抉择。

在国家群龙无首的时候,群臣们商议,拥戴此时在代地的刘恒为新皇帝。刘恒因为是高祖的直系血脉,他为人恭敬谦和,让朝中的很多官员对他都有着很好的印象。吕后之乱让人们认识到后宫干政的危害,而刘恒的母亲薄姬是一位识大体,温润娴熟的女人,不会像吕后那样,将来外戚干政惹得朝局动荡。在众多皇室成员中,刘恒是最佳人选。

刘恒早年为了避免吕后的迫害,一直都表现着自己单纯,善良的一面。这个人设也让群臣们觉得,刘恒是一位比较好控制的皇帝,他可以更多的听从群臣的意见,乃至做一个傀儡皇帝。早年刘恒所故意营造的人设,迷惑了吕后更迷惑了群臣,这些都是他能够成为皇帝的加分点。

回答3:

大臣们推举刘恒做皇帝,正是因为他没有什么功劳,因为这样的皇帝才会对大臣们好,才会依靠他们。

回答4:

群臣却推举刘恒当君王是因为刘恒是刘邦剩下的儿子中年龄最大的,而且他母亲家族势力也不大,没有什么威胁。

回答5:

因为刘恒的母亲没有什么势力,加上刘恒是长子还有一定的才华,群臣就决定拥戴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