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皇帝——梁武帝萧衍
在琅琊榜中,皇帝萧选是个固执多疑,只重皇权的人,他的原型就是大名鼎鼎的梁武帝萧衍。梁武帝萧衍,字叔达,南兰陵郡人。萧衍是兰陵萧氏的世家子弟,为汉朝相国萧何的二十五世孙。父亲萧顺之是齐高帝的族弟,封临湘县侯,
官至丹阳尹。萧衍自幼就展现出聪慧与才华,而且喜欢读书,是个博学多才的少年,尤其在文学方面很有天赋。当时他和另外七个人一起游于竟陵王萧子良门下,被称为“竟陵八友”,其中包括历史上有名的沈约、谢朓、范云等。沈约是《宋书》、《齐纪》等书的作者,而谢朓则是这时期有名的诗人。
萧衍文武兼备,不仅仅十分有文采,而且胆略见识很高,在南齐混乱的政局中,萧衍前期一直坐山观虎斗,自齐武帝去世后,南齐即进入多事之秋,太孙萧昭业即位不足数年即被皇族萧鸾处死,萧鸾不久即位为齐明帝,在位只有五年就病死了,
他的儿子萧宝卷即位,这就是无能的东昏侯。东昏侯治国无术,却很残忍,萧衍逐渐和他对立起来,废除萧宝卷,另立齐和帝萧宝融,掌握实权,几年之后萧衍夺下帝位,代齐建梁萧衍做皇帝之后,初期的政绩是非常显著的。他吸取了齐灭亡的教训,
自己很勤于政务,而且不分春夏秋冬,总是五更天起床,批改公文奏章,在冬天把手都冻裂了。他为了广泛地纳谏,听取众人意见,最大限度地用好人才,
下令在门前设立谤木函和肺石函。如果功臣和有才之人,没有因功受到赏赐和提拔,或者良才没有被使用,都可以往肺石函里投书信。如果是一般的百姓,想要给国家提什么批评或建议,可以往谤木函里投书。
真实的梅长苏与赤焰军——南朝大将陈庆之的白袍军
梅长苏身体羸弱却智谋无双,深得信任,这个人历史上也有原型,那就是南梁名将陈庆之。陈庆之,字子云。少为梁武帝萧衍随从。陈庆之身体文弱,难开普通弓弩,不善于骑马和射箭,但是却富有胆略,善筹谋,带兵有方,是一位深得众心的儒将。
萧衍酷爱下棋,棋瘾一上来可谓废寝忘食,经常通宵达旦地和人对弈,其他人都会自己筋疲力竭,唯独陈庆之特别旺盛,只要萧衍想下棋,他随叫随到,甚得萧衍的欢心。年仅十八岁就被任命为主书.普通六年梁武帝以陈庆之任宣猛将军、文德主帅,并率2000人送豫章王萧综入镇徐州。
同年五月,魏遣安丰王元延明、临淮王元彧率2万来拒,屯据陟。元延明先遣其将丘大千筑垒,以切断梁军的进军路线。陈庆之进逼其垒,魏军一鼓便溃。
普通七年,安西将军元树出征寿春,陈庆之为假节、总知军事。魏豫州刺史李宪遣其子李长钧筑两城以拒之,陈庆之攻拔两城。十一月,李宪力屈而降,陈庆之入据其城。此次作战,梁军共克52城,获75000人,陈庆之转为东宫直阁,赐爵关中侯。
大通元年,陈庆之与领军将军曹仲宗联合进攻北魏涡阳。后梁军依靠陈庆之的计谋大败魏军,涡水因为俘斩过多而断流,又接受了城中3万余人的投降。涡阳一战,魏军全军覆没。此后北魏大乱之际,陈庆之又以7000之白袍军,从铚县至洛阳,前后作战47次,攻城32座,
皆克,所向无前。此后竟然攻入洛阳,然而数日后尔朱荣即率兵进攻洛阳,陈庆之七千白袍军死伤惨重下,陈庆之只好向南梁撤退,在蒿高遇到了山洪暴发。正在渡河的军队被洪水吞没,陈庆之本人幸免于难。失去军队的陈庆之化妆为一个僧人辗转返回南梁。
回到南梁,萧衍对陈庆之大加封赏,升陈庆之为右卫将军,永兴侯。
扩展资料
南梁时期,大渝兴兵南下,赤焰军少帅林殊随父出征、率七万将士抗击敌军,不料七万将士因奸佞陷害含冤埋骨梅岭。林殊从地狱之门拾回残命,历经削骨易容之痛,化身天下第一大帮江左盟盟主梅长苏。十二年后,
因琅琊榜对其的评价“江左梅郎,麒麟之才,得之可得天下”而成为太子和誉王争相招揽的对象。其后虽假意投靠誉王,但暗地里与儿时伙伴靖王联合,最终扳倒了太子和誉王,铲除了佞臣,为七万赤焰忠魂洗雪了污名。后狼烟四起,梅长苏为保家卫国而战死沙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琅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