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埋矿体的综合勘查模型

2025-04-01 00:48:10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1.地质研究

收集分析已有各种相关的地质、物探、化探、遥感资料,研究勘查区矿化富集规律、赋矿层位和矿化体展布形态等,为在成矿关键地段实施物(化)探工作奠定基础。

2.物探方法

对凤-太矿集区的物探方法试验研究表明,TEM、CSAMT、EH4.对深埋隐伏矿体勘查具有较好的效果。在凤-太矿集区乃至秦岭中高山地区进行深埋矿体找矿预测时,可对TEM、CSAMT、EH4等物探方法进行有效组合,预测靶区和靶位。

(1)CSAMT和EH4方法

CSAMT和EH4具有较大的勘查深度,可有效地划分地下电阻率的分布特征。但由于工作频率的限制,深部采样间隔较大,使得这两种方法也有明显的先天缺陷,即在深部对一些小的地质体电性差异表现较差,因此这两种方法只能探测大的地质构造,当矿体埋深较大时,直接用于找矿难度较大。综合分析认为,应用CSAMT和EH4电磁测深法寻找深部隐伏铅锌矿有利的含矿空间可遵循下述工作模式:

1)由已知成矿规律总结、筛选出良好的具有找矿前景的地段或含矿空间可能的大致分布地段,确定工作区实测范围。

2)按照合理的网度大致垂直可能的矿化带长轴方向(对凤-太矿集区而言,即褶皱轴面或地层走向)布置有一定控制量的测线和测点。

3)探测深部存在的高阻体的定位空间(包括灰岩和千枚岩局部)。

4)寻找相对紧闭的深部有根的高阻隆起定位空间(可能的核部灰岩定位空间)。

5)圈定具有较好的对应性和连续性的相对紧闭的高阻隆起异常带(可能的隐伏背斜定位空间)。

6)在高阻隆起的顶界面附近,即推测背斜核部的顶部及两翼(靠顶部附近)寻找良好的电性差异空间(最有可能的矿致异常空间)。

7)综合其他有效的地质、物探和化探找矿成果,为后续找矿预测工作提供有依据的深部找矿信息。

(2)TEM方法

TEM法对低电阻的矿体分布形态有较好的指示,但凤-太矿集区高含量炭质层是TEM法找矿的干扰因素。同时TEM推测深度也有较大误差。

尽管TEM法存在炭质干扰,且推测深度有误差,但其平面定位较准,在进行大埋深隐伏铅锌找矿时对低阻矿体仍有明显反映,根据异常特征也可判断出低阻体的形态。因此,利用TEM配合其他物探、化探和地质方法能有效地寻找隐伏矿体。

另外,激发极化法扫面和激电测深对于寻找深埋矿体也具有一定效果,对于具体工区可根据物性前提选择使用。

总之,在寻找深埋矿体时,采用CSAMT和EH4方法能有效地寻找隐伏背斜,配合TEM法若有低阻异常,则可推断该背斜含矿的可能性。

3.原生晕地球化学方法

由于热液矿床在沿断裂构造带上升、充填、渗流和扩散过程中,随着物理化学环境和热液成分的不断变化,因各种元素迁移形式和沉淀条件的不同,致使主成矿元素与伴生元素在沉淀时间上有先有后,在空间上出现分带性。因此通过对原生晕的分带研究,可较好地预测隐伏矿体的存在。采用原生晕异常结合工作区的地质特征对深部盲矿体进行预测,具有很好的效果,特别是对已知矿体的深部及外围的盲矿体预测作用显著。

通过对煎茶岭金矿的原生晕地球化学分析、总结及研究,认为秦岭中高山地区深埋隐伏矿体的地球化学勘查找矿思路可遵循下述工作模式:①系统地采集原生晕样品,结合工作区内的具体情况,选择与主成矿元素相关的指示元素进行分析; ②确定成矿指示元素组合,研究各指示元素的横向与垂向分带特征,确定矿体的头晕、中部晕及尾晕; ③若主成矿元素异常强度较低,但头晕异常元素组合很强时,则指示深部有盲矿体的存在;若主成矿元素异常很低时,出现很强的尾晕异常元素组合,表明深部无矿; 如果在矿体上既出现较强的尾晕异常组合,又出现了强的头晕异常组合,则表明矿体向下延伸很大或在深部出现另一个矿体。

同时,结合原生晕轴向分带序列和原生叠加晕模式(李惠,2000),可以更好地发挥化探原生晕的找矿效果,预测深埋矿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