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的品质有二:一是耐寒凌霜;二是无花开时吾自艳。
人们钟爱菊花,也与菊开在百卉凋零的深秋时节有关,它不畏严寒,气韵超逸,迎风斗霜,实在是不同凡响。每当看到菊凛然挺立于霜风凛冽的旷野之中,我就特有感慨,“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菊花不仅是中国文人人格和气节的写照,而且被赋予了广泛而深远的象征意义。
隐士的象征 。自从被陶潜先生垂青之后,菊花就成了“花之隐者也”。陶渊明《和郭主簿》:“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正是体现了他对羡慕幽静安逸生活的向往。东篱下悠然采菊的他,以田园诗人和隐逸者的姿态,赋予菊花独特的超凡脱俗的隐者风范,菊花从此便有了隐士的灵性。
斗士的象征 。一改菊花隐逸者形象的,当然要数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了。“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在其带有明显寓意和倾向性的诗作里,菊花成了饱经沧桑的勇敢坚强的斗士,为民请命,替天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