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支架与心脏搭桥哪个更好

2025-02-24 19:48:26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得了冠心病,多数患者都想吃药解决,不想放支架更不想做搭桥手术,但是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外科搭桥手术是治疗冠心病的基本方法,起到互补的作用。当患者有明显的心绞痛症状时,首先进行药物治疗,假如经过充分的药物治疗,仍然存在心绞痛、憋气的情况,那么肯定需要放支架,否则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存在发生心肌梗死的风险。对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应该尽早行介入治疗,以免心肌进一步坏死。
国际指南和标准并没有规定冠心病介入治疗单次手术可以放几个支架,需要根据患者血管阻塞或狭窄的情况决定。在达到治疗目的的情况下,支架应该尽可能少放,这样对患者更经济实惠。入院治疗的患者单次手术平均放支架的数量大约是1.5个,一次手术不会放太多支架。在临床上也碰到过一个患者放十多个支架的,这极其少见,绝大部分患者一次放一两个支架,如果做两次三次可能总共有五六个支架。
不同的支架再狭窄的概率不一样。金属裸支架的再狭窄率比较高,大约20%~30%,也就是说支架手术一年后有20%~30%的支架可能发生再狭窄,需要再次介入治疗。为了改善支架的疗效,后来生产了药物涂层支架,再狭窄率明显降低,普通患者术后一年,支架再狭窄率在5%左右,糖尿病患者的再狭窄率在10%或者更高。再狭窄率的高低决定了支架的疗效,比如一百个人放支架,一年以后可能90个人效果不错,没有症状,而有5~10个复发了,也就是说90%的人效果还是可以的。
2007年匈牙利的科学家霍尔瓦特.伊斯特万(Dr.
Horváth
István)教授发表一种胆固醇免疫疗法应用于临床,其在冠心病的应用中,防栓,溶栓,软化血管,消除斑块方面的效果显著,对于冠心病早期的治疗和支架后防治再次堵塞的治疗意义重大。
该方案是使用患者自身的血清进行胆固醇抗原的培植,然后注入患者的静脉。(过程是采集血液进行培植,然后培植过的血清分九次注入患者体内。因为所注入的胆固醇代谢抗原是身体的一部份,因此从不引起过敏性反应或副作用。
这种疫苗的主要作用在于疏通与清理血管,百分之九十五的冠心病患者在打完后的三个月到六个月内会明显感觉到胸闷,气喘,心前区特疼痛,心悸,乏力的症状明显减轻,CT检查中斑块减少和消失,CT检查中血栓点消失。
此种治疗方法自第一例起,该疗法已问世
12
年,没有病人反应因为血脂上升而患心脑血管疾病的现象。以最保守的统计预测,疗效至少持续在
15
年以上。让人类在攻克心血管疾病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

回答2:

回答3:

咱们治疗冠心病常见的三种方式有药物治疗、冠脉介入治疗还有心脏搭桥。像使用心脏支架,这个是冠脉介入治疗中常见的方法。至于说哪个更好,还是需要看自身的病情综合来判断,选择合适的办法。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冠脉介入治疗里还有切割球囊、药物球囊等新办法,总之,还是需要根据实际病情还有自身情况综合来选择。另外,不管哪种办法也不是“一劳永逸”的,需要平时用心去呵护心脏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