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流雨、地形雨和锋面雨有哪些区别?

2025-04-27 10:15:16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主要降水类型:降水形成有两个基本条件: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气;空气温度下降到水气能够凝结出来的程度。对流雨:湿润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变冷凝结而形成的降雨。地形雨:湿润空气水平运动时,遇到山地,沿山坡“爬升”,温度下降,水汽凝结,在迎风坡产生的降水锋面雨:类似的道理,当冷空气与暖空气相遇时,相对较轻的暖空气被“抬升”,遇冷凝结而产生的降水。

回答2:

形成条件不一样。对流雨:因为局部受热气流上升冷凝形成降水。地形雨:气流经地形抬升冷凝而降水。锋面雨:冷暖气团相遇,暖气团爬升冷凝而降水。

回答3:

地形雨:暖湿空气前进因地形阻挡被迫抬升,多发生在山地的迎风破,背风坡降水少。对流雨:主要分布在赤道地区,一般表现为强度大,时间短,范围小,常伴有雷电,是由于冷湿空气对流上升。锋面雨:冷暖气流相遇,暖气流被迫抬升,时间长范围广强度小,多分布于我国的夏秋季节。

回答4:

对流雨多为暴雨、并且伴有雷电,所以也就热雷雨。地形雨多形成于迎风坡,背风坡降水较少,因为气流越过山体后,绝热增温,气温升高,发生焚风效应。背风坡多是雨影区。锋面雨:温带地区,多锋面雨;由于锋面水平范围很广,上升速度缓慢,使得锋面雨一般都雨区广、且持续时间长。

回答5:

锋面活动时,暖湿空气中上升冷却凝结而引起的降水现象,称锋面雨。大气对流运动引起的降水现象,习惯上也称为对流雨。当潮湿的气团前进时,遇到高山阻挡,气流被迫缓慢上升,引起绝热降温,发生凝结,这样形成的降雨,称为地形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