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古为“邽县”。邽县原本是邽戎地,在今甘肃天水市。
公元前688年秦武公置邽县,后改为上邽县。
公元前221,秦始皇置三十六郡时,上邽是陇西郡中一县。
汉武帝时,置天水郡,上邽是其中一县,区划是今市区西南。
晋武帝泰始五年(269年)秦州正式设立,今辖大部分由秦州天水郡辖。
民国二年(1913年)2月,撤秦州设天水县。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甘肃省政府设立天水行政督察区。
1949年8月3日,天水县解放。同年12月,天水分区改称天水专区。1969年10月1日,天水专区改为天水地区,1985年7月8日,撤销天水地区,天水市升为地级市。
天水得名,源于“天河注水”的美丽传说。在三千多年前,天水地区人烟稠密,屋宇毗连。秦末汉初,长期的征战加上干旱,上邽城民不聊生。一天夜里,雷电交加,大地连续震动,地上裂开一条大缝。天上河水倾泻而下,注入裂开的大缝中,形成一湖,名曰“天水湖”。
人说这湖与天河相通,又叫它“天水井”。这个传说被汉武帝听到了,他就给上邽北城的湖旁新设的这个郡,起名“天水郡”。从此,有了“天水”之名。
扩展资料:
天水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毗邻关中平原。天水曾名上邽、成纪、秦州,据传是伏羲和女娲诞生地,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素有“羲皇故里”之称。总面积1.4325万平方千米,总人口382.9万。
天水历史悠久,是秦人、秦早期文化的发祥地,有3000多年的文字记载史和2700多年的建城史,公元前688年秦国在此设立了邽县和冀县,是中国历史上建城设县最早的地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