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令时,又称“日光节约时制”或“夏时制”,是一种为节约能源而人为规定地方时间的制度,在这一制度实行期间所采用的统一时间称为“夏令时间”。一般在天亮早的夏季人为将时间提前一小时,可以使人早起早睡,减少照明量,以充分利用光照资源,从而节约照明用电。各个采纳夏令时的国家具体规定不同。目前全世界有近110个国家每年要实行夏令时。(各时区多数位于其理想边界之西,导致实际上全年实施夏令时。)冬时制开始后,法国的标准时间与格林尼治时间的时差将从夏时制时的3小时变为2小时,与北京时间的时差由6小时恢复到7小时。欧洲各地的航班、火车和轮船等交通工具的起发和到达的时刻表将随之变动,赴欧旅客和在欧旅行应注意按新的时刻表乘坐交通工具。 按照冬时制和夏时制,莫斯科时间和北京时间分别相差多久?这个可到这个网站换算: http://www.timedate.cn/worldclock/timezone.asp?n=150
欧洲大部分国家是从1976年实行夏时制的,其初衷是更多地利用阳光以节约能源。根据规定,夏时制从每年3月最后一个星期天凌晨开始,人们在凌晨2时将钟表拨到3时。冬时制于当年10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天凌晨开始,到第二年3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天凌晨结束。法国等欧洲国家的冬时制将于2004年3月28日凌晨结束。实行夏时制和冬时制27年来,欧洲大部分国家的居民都已逐渐习惯时制的变化。据称,法国每年两次变换时制,可以节约全年耗电量的0.3%,仅住宅和办公室的照明电就可以节约13亿度。
冬时制和夏时制是两种为节约能源而人为规定地方时间的制度。
冬时制是在冬天使用的标准时间。在天亮早的冬季,人为将时间调快一小时,可以使人早起早睡,减少照明量,以充分利用光照资源,从而节约照明用电。
夏时制则是在夏季将时钟调快一小时,以利用夏季长时间的日光,减少用电量。夏时制通常在夏季开始时调整,结束时恢复标准时间。
目前全世界有近110个国家每年要实行夏令时。中国在1986年至1991年的六个年度曾实行夏时制,但1992年起夏令时暂停实行。
中国夏时制实施时间规定(夏令时)
我国解放前几年在部分地区也曾实行过夏令时。1986年4月,中央有关部门发出“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夏时制的通知”,具体作法是:每年从四月中旬第一个星期日的凌晨2时整(北京时间),将时钟拨快一小时,即将表针由2时拨至3时,夏令时开始;到九月中旬第一个星期日的凌晨2时整(北京夏令时),再将时钟拨回一小时,即将表针由2时拨至1时,夏令时结束。从1986年到1991年的六个年度,除1986年因是实行夏时制的第一年,从5月4日开始到9月14日结束外,其它年份均按规定的时段施行。1992年起,夏令时暂停实行。
1935年至1951年,每年5月1日至9月30日。
1952年3月1日至10月31日。
1953年至1954年,每年4月1日至10月31日。
1955年至1956年,每年5月1日至9月30日。
1957年至1959年,每年4月1日至9月30日。
1960年至1961年,每年6月1日至9月30日。
1974年至1975年,每年4月1日至10月31日。
1979年7月1日至9月30日。
1986年至1991年,每年4月中旬的第一个星期日2时起至9月中旬的第一个星期日2时止。具体如下:
1986年5月4日至9月14日,
1987年4月12日至9月13日,
1988年4月10日至9月11日,
1989年4月16日至9月17日,
1990年4月15日至9月16日,
1991年4月14日至9月15日。
现在中国已停止夏时制了.
除夏时制外,都属冬时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