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青以铁为着色剂,多在雕刻花纹的生坯上施釉,釉厚约及~1。5毫米,在还原气焰氛下,以约1250-1280℃温度烧成。影青瓷是景德镇宋代瓷器的主要产品。它的特点是瓷质极薄、釉细白而青,暗雕花纹,内外都可以映见,故有人叫它为影青、隐青或者叫它罩青。《竹园陶说》载:近来出土之器甚多,有一种碗碟,质薄而色白,微似定,市肆人呼为影青,以其釉色微带青色也。据言出自江西为宋所制。清代许之衡评论景德镇的影青瓷说:永乐影青一种,瓷质极薄,暗雕龙花,表里可以映见花纹,微观青色,故曰影青。决非永乐,乃嘉靖瓷,而书永乐款者。亦有雍窑,书永乐款。
宋代,刻划花纹饰题材广泛,有人们喜闻乐见的花卉牡丹、莲花、秋菊、芙蓉、石榴、萱草等;动物有游鱼、水鸭、鸳鸯、龙风、狮虎等;人物多为以胖娃娃为主题的富贵宜男、婴戏纹等;还有回纹、雷纹之类的几何纹样;边饰多为莲花瓣、蕉叶、水波纹等。纹样构架有困式、带式、长式几种样式,纹样与釉色、造型相一致,共同体现了一种挺拔、潇洒、秀丽、流畅的艺术风格
元代影青刻花瓷釉色比宋代略深,装饰技法仍沿用宋瓷刻花法和印花法,但在装饰风格上却与宋代有别,元代影青花纹样较为简练,构图疏朗而简洁。元代后期影青刻花瓷生产逐渐走向衰落,为卵白釉瓷和青花瓷所取代。
景德镇湖田窑的影青瓷器的特点是釉色介于青白之间,青中带白、白中闪青,同时瓷胎极薄,所刻划的花纹迎光照之内外皆可映见,因此被称为“影青”。:一是白中闪淡青色,厚处闪深绿色,莹润精细,晶亮透彻,前人把它称为“假玉器”,有晶莹如玉的美称;二是淡青闪黄,这种釉色的“影青”瓷最为大量。另外,“影青”釉中还有一种在器物周身加绘褐色的彩种,人们称为“点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