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该不该有手机

2025-04-03 13:23:59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手机对中学生有什么危害呢?
通过调查发现,学生获得手机的途径有两种:
1.亲人当作奖励赠送的。这种大多是学生考个好点成绩,或者是学生离开家在校住宿。
2.学生用零用钱自己私自购买,现在的学生家庭条件好的较多,手机也便宜了,而且由于有攀比的心理,有的条件稍差点的也会用一些零花钱来买手机。
在通过与学生和家长的交流中发现,中学生使用手机存在很多弊端。
1.聊天影响休息,耽误学习,更有把手机带到课堂上玩的。
2.一些不良信息带给学生负面影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现在的网络很发达,但真正能用的不太多。
3.让学生带来攀比心理,使一些家庭经济略差的学生都会产生一种虚荣心。
4.考试变的不公平,有些学生现在用手机发送答案,而且还能上网查阅答案。
5.更重要的是影响学生的身体发育,手机使用过程中或多或少的对中学生的发育有害,平时使用手机过程中姿势会让学生的颈椎和腰椎产生变形。
总体而言,教师与家长已经达成“弊大于利”的共识,认为学生使用手机会影响学习和健康,更可能导致面对面交流和沟通能力的弱化甚至丧失。一些因沉迷于虚拟世界而自我封闭的人已证明了这种顾虑并非毫无来由。“孤独的社交”是发生在孩子身上的普遍现象。
在不能放任不管又很难通过疏导教育让学生自觉合理地使用手机的两难情形下,一些学校不得不下达手机禁令。一旦学生违禁,手机通常会被收缴,暂由班主任或德育部门代管。有些学校或教师为了取得更大威慑力,便放出了一经发现就予以停课处理或当即砸烂的“狠话”。在这样的情形下,一旦真的收缴到手机,教育者也就骑虎难下了,为了保持校规校纪的公信力,只好“言出必行”。
但是,按理而言,即便违反了课堂纪律,教师也没有没收、摔砸手机或者停课的权力。如此动“粗”,不仅不妥,而且有违法嫌疑。
要想真正解决手机管理简单粗暴的问题,亟待教育主管部门制订合情、合理、合法的手机管理办法,让学校、教师、学生能遵章而行。
单靠一纸禁令将手机拒于校园外,的确有些难度。在那些处于叛逆期的青少年学生眼中,越是严禁,反可能会激起他们的逆反心理,私下寻求“刺激”的感觉……
在这样的情形下,如果能不再板着脸“严禁”,而是真诚地向学生言明利弊,或许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师生要一起制订手机使用规则,规定哪些时段和场所可以使用。有些秉承开放办学理念的学校已经进行过一些有益的探索,常见方式就是在教室前设置贴有学号或姓名的手机袋,要求上课期间一律将手机放置其中……一念之转,或许别有一番天地。

回答2:

初中生学习压力大,最好不要有手机,现在的手机游戏软件太多,中学生又是贪玩的年纪,一旦玩游戏上瘾就无心学习,会毁了孩子的未来。

回答3:

初中生可以有手机,但在使用上要限时和限度。

回答4:

初中生应该还是需要有手机的,因为他们可以用手机来查一些资料,以及和同学联系。

回答5:

可以有手机但是不能天天拿着手机玩,对眼睛不好,近视眼年纪大了真的想回到没有手机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