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菩萨、罗汉果,差别在哪?

还有哪些位阶?
2025-04-29 23:13:40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佛菩萨,罗汉果的差别:

佛:无上正等正觉,能自觉能觉他,是至高无上的,一切诸佛等同无异。
菩萨:发过真实菩提心者,就是修行慈悲喜舍、六度波罗密。
罗汉果:
○初果须陀洹:称入流,入圣人法性流,逆凡夫流,对外境六尘即是色、声、香、味、触、法有定力不动摇,初果境界。还要受七番生死。见道位。
○二果斯陀含:称一来,假如不再向前修行,还要再受一次生死,再来一次人间,故为一来果。修道位。
○三果阿那含:称不来,不再欲界受生死。修道位。
○四果阿罗汉:无学位,不需要再学生,了尽生死,神通变化不可思议,微妙难言。有五眼六通。四果阿罗汉有神通的关系,所以在佛教里为四圣之一:佛、菩萨、缘觉、声闻(阿罗汉)。但四果阿罗汉只断分段生死,变易生死还未断:
●分段生死:每个人各有一身形,身形皆分别,寿命皆有限。
●变易生死:在心念里,前念灭,後念生,後念灭,後後念又生,念念生灭迁变不止。
□而菩萨已断变易生死。

十界论:六道和四圣:
地狱、饿鬼、畜生、修罗、人、天、称为六道,声闻、缘觉、菩萨及佛称为四圣。
四果阿罗汉在第七界,菩萨在第九界。

回答2:

严格的说,应该是四个果位,罗汉(缘觉、声闻)、菩萨、佛。我听过一位高僧曾用最简单的比方来说,人生修行最大的障碍是执著心、分别心和妄想心,罗汉去除了执著心,但是仍然有分别心和妄想心;菩萨则去除了执著心和分别心,但仍然有妄想心;而佛才是真正达到没有执著心、分别心和妄想心的地步。——这应该算是一个很明显的区别吧。

回答3:

jin_hongwei已经阐述的很好很详细了。 补充下个人观点: 种什么因,得什么果。 发什么愿,证什么果。果本无二,因有分别。而佛陀的教义是断因果,了轮回。证至无因无果,证至住无所住。以无为因,方得无果。

回答4:

一种是水果,一种是茶

回答5:

告诉汝等又怎么了?我们只是在想,我们努力好好实行,我们也会有得,不要想太多,要多实行,天天平安就是福报呀,希望可以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