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联电阻的原理是将部份被测电流分流以实现较大量程,
以电流分流定律,一个电流 i 流入一个并联电阻网络,上路有阻值R1,下路有阻值R2,
流入上支路电流 i1 = i x i2/(R1+R2),下路 i2 = i x i1/(R1+R2),
设Rg=G内阻,
上图流入上支路电流 i1=i x R/(Rg+2R),下路 i2=i x (Rg+R)/(Rg+2R)
下图流入上支路电流 i'1= i x 2R/(Rg+2R),下路 i'2 = i x Rg/(Rg+2R)
比较2个下路电流,i2明显比i'2大,所以上图的 i2从i分流出的电流较多继而令G有较大量程。
电流表是分流(不是分压)越大则量程越大。量程电流(即总电流)=表头满偏转电流+分流电流。
表头满偏电流一定时,分流电流越大量程越大。
将内阻为
r
量程为
i
的电流表扩大成量程为
i
的电流表,需要并联一个阻值
r=ir/(i-i)
的电阻。
由此可见,为电流表并联的电阻阻值固定,并且与电流表内阻具有一定的函数关系。将上式变换则有:i=i(r+r)/r,可以看出
i
是
i
的函数,由于
r
与
r
是固定值,通过
i
的变化就可知道
i
的变化,将电流表的刻度按这个函数关系标示,即可直接读出
i。
也可以这样理解,测量电流时,通过电流表的电流等于加在电流表两端的电压除以电流表的内阻,当不并联电阻时,电流表测得的电流就是被测电路的电流,并联电阻后流过电流表的电流还是等于加在电流表两端的电压除以电流表的内阻,流过并联电阻的电流等于加在电流表两端的电压除以并联电阻的阻值,而被测电流的电流则等于流过电流表和并联电阻的电流之和,并联电路中,通过各电阻的电流与电阻值成反比,由于这两个电阻阻值固定,通过它们电流比例就不变,因而通过被测电路的电流与通过电流表的电流比例也就固定,进而可以通过电流表读数得知通过被测电路的电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