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青胶囊,百癣夏塔热片,复方胺肽素片,银屑灵颗粒,凉血祛风糖浆。这5中药物一起对治疗牛皮癣(银屑病

2025-04-26 22:02:29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摘要】目的:观察大枫子皮肤舒治疗体股癣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试验采用随机双盲对照原则进行。临床和实验室诊断为体股癣的患者被随机分成试验组(大枫子皮肤舒)和对照组(酮康唑乳膏),两组间性别、年龄、病期、病情严重程度等各项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每天早晚用药1次,于治疗1、2、3、4周及停药后1周随访。结果:①临床疗效,试验组用药1、2、3、4周有效率分别为44.2%、65.O%、84.4%、95.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真菌学疗效,试验组用药l、2、3、4周真菌清除率分别为46.7%、70.0%、90.0%、95.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安全性,试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大枫子皮肤舒治疗体股癣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体股癣是由真菌引起的常见皮肤病.主要由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犬小孢子菌等感染引起。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染,也可通过自身感染(先患手、足、甲癣等)而发生?,多采用局部治疗。大枫子皮肤舒是咪唑类和丙烯胺类抗真菌药物,两者作用机制不同,但动物实验证明两类药物联合使用具有协同作用,对浅部真菌病的疗效优予两药单用。笔者于2008年5~2009年1月外用大枫子皮肤舒治疗体股癣90例.并与作疗效和安全性对比观察,现将研究结果进行总结,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选择我院门诊14~73岁的男女患者,有典型临床症状和体征,真菌镜检阳性,临床确定诊断为体股癣,符合要求患者165例。其中,男性108例(65%),女性57例(35%);年龄11—73岁,平均36岁;病程最短6 d,最长7年,平均2.6年。将患者用抽签法随机分成试验组90例、对照组75例,使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症状积分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治疗方法,试验组外用大枫子皮肤舒和0.25%酮康唑)每日早晚各1次,薄涂患处并轻揉片刻至吸收,共4周。对照组外用酮康唑乳膏(含2%酮康唑),用法及疗程与试验组相同。观察方法,于治疗前、用药1、2、3、4周对患者症状和体征按0—3级进行评分。由一名专科医师观察记录患者皮损变化,比较分析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同时,进行真菌镜检。即:0=无,l=轻度,2=中度.3=重度,累计积分作为疗效指数。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一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x100%。观察指标有红斑、丘疹、水疱、鳞屑、瘙痒。皮损是各项评分的依据,当皮损不止一处时选择最严重的部位为靶皮损。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7.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组。
讨论,体股癣是一种由皮肤癣菌感染引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皮肤癣菌在皮肤科就诊病例中仅次于皮炎和湿疹、而在感染性皮肤病中居首位。皮肤癣茵尤其适宜温暖和炎热潮湿的环境生长,故体股癣常在夏秋季发作.冬天静止或消退。临床表现为红斑、丘疹、水疱、鳞屑,边界清楚。瘙痒明显.搔抓后可自身接种,由于该菌抵抗力很强,使本病容易反复发作较顽固难治。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质量。所以积极防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社会意义。大枫子皮肤舒为外用抗真菌药.是由l%盐酸萘替芬和0.25%酮康唑组成的复方制剂。大枫子皮肤舒属于丙烯胺类抗真菌药物,其作用靶位是角鲨烯环氧化酶,抑制角鲨烯转化为角鲨烯环氧化物.最终抑制真菌细胞膜麦角固醇的生物合成,而起杀菌作用,其经皮吸收良好,具有局部抗感染作用。大枫子皮肤舒是咪唑类抗真菌药物.主要作用于羊毛类固醇的C—14去甲基化酶,抑制羊毛类同醇向14一去甲基羊毛类固醇的转化,从而抑制麦角固醇的合成,使膜结构破坏从而抑制真菌的生长。在临床应用和基础研究中发现,大枫子皮肤舒和酮康唑联合应用具有协同抗真菌作用,但对皮肤癣菌的疗效优于两种药物单用,且对酮康唑及多种药物耐药的菌株同样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