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景物描写能使读者通过栩栩如生的描述,看到云缭雾障的山峦,能使读者听到如雷吼风鸣般的大海的咆哮,还能让读者闻到那雪梅的沁人心脾的芳香……
那么,怎样才能把景物写好呢?
一、有角度,分层次
1.把整体分解开来描写。
这种方法如同剪贴画,由一块一块的部分拼凑成一个整体,让读者领略其全貌,如朱自清的《春》。对于春光来说,我们都领略过它的明媚,都感觉到它实在是美极了,但我们却不知怎样用语言来表现这个看似实实在在但又很抽象的精灵。因为,它充塞于天地之间,让你每时每刻都感觉到它的存在,但你想几笔勾勒出它的美来又实在办不到。朱自清就是用分解法来描写春的。春给天地万物带来了变化,但变化最显著的是草、花、风、雨、人。春在它们身上灌输自己的精神,展现自己的性格。因此,朱自清就分解出了春草、春花、春风、春雨及人的图画,然后组合成整个春的景象。
2.超越时空的描写。
许多景物的特色与全貌,并不是作者一时一地能完全掌握的。比如,四时的变化与方圆几十里的地貌状况等,要想反映它们的特色,就需要超越时空来描写了。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就是如此——“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这样写,读者不仅了解了一时的景色,而且四季佳景,晦明变化都能一一观赏到。
3.恰当的顺序。
我们观看景物一般是从外到内,由大到小,由远及近的。我们描写景物,目的就是让读者和我们一样欣赏到大自然的美。因此,在写景时,我们应考虑到并尊重观赏者的习惯,按照这样的顺序去描写。比如,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的开头段:“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优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玡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者就是先从环绕滁州群山的大背景大环境写起,用镜头推近的方法,慢慢引出文章的中心。这样写,作者就像导游一样引导读者观赏景物,轮廓分明,眉目疏朗。
二、突出特征,工笔细描
我们最怕看到大同小异的景物。人们对西湖、玄武湖和昆明湖都流连往返,究其原因就是它们各有自己的个性。我们所写的景物,如果千篇一律,都写成花红,叶绿,水清等,就无法吸引人了。其实,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就会发现景物的独特的个性与风采了。比如,“荷”就有多种形态:有的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有的根茎很短,叶子艰难地浮在水面上,似乎随时都有沉没的危险;雨后的荷,叶上滚动着水珠,俨然是高雅的农村少女胸前硕大的明珠;秋风中瑟瑟发抖的败荷,又宛如一个褪尽了风华,蜷缩在街角无人问津的老妇人。
三、化静为动,引起共鸣
平常,我们看到的景物大多是静态的景物,如沉睡的山峦,茫茫的林海,如镜子般的湖泊等,到这样的环境中,能使我们紧张的神经松弛下来,得以休息,给人一种避开尘世纷扰而产生的快感,但如果把它们原样不变地搬到作品中,就不会给人太大的美感了,给人的只是一种死一般的沉寂和令人窒息的气氛,不会激起读者感情上的涟漪,更难以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就需要有动态描写。动态描写有两种:一种是景物本身就是动态的,这且不提;还有一种就是化静为动,借助修辞手段,让其变活。比如,梁朝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中的“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就是用动态描写把景物写活了。类似的情况,朱自清的《春》中也有,如“花散在草丛里,象眼睛,象星星,还眨呀眨的”“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象火,粉的象霞,白的象雪”,都是非常生动的情景。
人们总希望作者能把景物写得有看得见摸得着的效果,如“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这只是粗线条地勾勒了一个轮廓,却不能让人感受到所描写的景物之美。这是因为,古代散文的语言都很简洁。现代的写景散文的语言则要细腻得多。比如,我们从徐迟的描写中感受到的黄山云海的变化莫测、瑰丽多姿的面貌,就如同和他并肩观赏一般。
四、以景写情,寓情于景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的确,如果不能从描写的景物里流淌出作者的真情来,那么景物将是毫无生气的,或木然地像展览馆里摆设的物品,一点也拨动不了读者感情的心弦。柳宗元《小石潭记》这样描写小石潭的氛围:“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这段景物就灌注了作者的感情。作者被贬到永州,因政治上被冷落,心情孤寂无法排遣,刚见到小石潭的优美景色,精神为之一振,但时间稍长,便从小石潭寂静的环境联想到自己的遭遇,随之自己心中悲凉情绪就投射到景物上,就感觉它过于凄清了,因而写作时这种感情自然而然地就流于笔端了。这就是寓情于景,能使描写的景物奕奕有神,从而感染读者。
秋天走了,冬天来了。 冬天带着寒气来到了人间。就是晴朗无风的时候,天也是干冷的。人们在路上待上一会儿,脸就会冻得通红,赶紧跑回家去。 那光秃秃的树枝可怜巴巴地朝着天,曾经生机勃勃的小草也终于支持不住了,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