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分为哪些类型?

2025-04-14 08:59:53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小城镇可分为两大基本类型:一类是区域性中心城镇,如地、县所在地城镇和农村集镇,另一类是功能性专业城镇,如卫星城、工矿镇、交通镇、旅游镇、军事镇等等。

作为特定的地域单元,小城镇的空间特征既不同于城市,又有别于农村,它介于城市与农村之间,承载的是城市配套片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我国小城镇发展面临问题

我国拥有数以万计的小城镇。长期以来,受制于人才、资金等条件的局限,小城镇发展过程缓慢,大多偏重于“土地的城市化”,缺乏产业和人口的支撑,从而陷入了“产镇脱节”的误区。

产业的发展和小城镇的功能没有有机结合起来,形成脱离农业发展工业、脱离城镇发展产业的局面,严重影响了农业人口向城镇有序转移。

产业是城镇发展的基础,城镇是产业发展的载体。对小城镇而言,新型城镇化区别于传统城镇化的特征之一就是产城互动、融合发展,而不能节奏失调,相互脱离。

回答2:

一类为城乡一体,另一类为城乡界限分明以完整、独立形态存在的小城镇。它介于城乡之间,地位特殊。归纳起来,不同的学科对小城镇概念的理解可以有狭义和广义两种。

我国狭义上的小城镇是指除设市以外的建制镇,包括县城。这一概念,较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的法定含义。建制镇是农村一定区域内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服务的中心。

概念主要有以下四种观点:

(1)小城镇=小城市①+建制镇②+集镇③。显然,这一小城镇概念分属城与乡两个范畴,从发展的观点看,集镇只宜称为“未建制镇”。

(2)小城镇=小城市+建制镇。这一小城镇概念指城镇范畴中规模较小、人口少于20万的小城市(县级市)和建制镇。

(3)小城镇=建制镇。这一小城镇概念属于城镇范畴,是建制镇(包括县城镇)在城镇体系中的同义词。

(4)小城镇=建制镇+集镇。这一小城镇概念属城与乡两个范畴,包括小于城市,从属于县的县城镇、县城以外的建制镇和尚未设镇建制但相对发达的农村集镇。

回答3:

中国的小城镇可作以下不同的划分:
①根据非农业人口数量可分为:0.2万以下、0.2~1万、1~5万、5~10万、10~20万等不同规模的城镇;
②根据建制情况可分为:小城市、建制镇和非建制镇;
③根据行政级别可分为:地级市、县级市、乡级镇、村级镇;
④根据隶属关系可分为:省辖市镇、地辖市镇、县(市)辖镇,乡辖镇;
⑤根据社会功能可分为:卫星镇、矿山镇、工业镇、交通镇、商业镇、文化镇、旅游镇、军事镇、边境镇、综合镇等;
⑥根据城建工作性质可分为:新建型城镇、引导型城镇、改造型城镇;
⑦根据地理环境可分为:平原镇、山地镇、滨湖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