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果糖,别名4-O-β-D-吡喃半乳糖基-D-果糖,是由半乳糖与果糖组成的二糖,在自然界中并不存在。
乳果糖,分子量342,与乳糖是同分异构体。乳果糖成品为淡黄色澄明粘稠体,味甜,其结晶体为白色不规则的粉末,相对密度1.5,熔点169℃,易溶于水,溶解度为76.4±1.4%。
其甜度相当于乳糖小于蔗糖,约为蔗糖48%~60%,带有清凉醇和的感觉,粘度低,热值低,安全性高,稳定性好,不发生美拉德反应。
一般乳果糖是以糖浆状产品出现。乳果糖具有重要的生理及药理功能,广泛用于临床医药,保健品和食品添加剂等多个领域。
扩展资料
乳果糖进入人体后,可在结肠内被分解为乳酸和醋酸而发挥以下作用:
1、导泻:乳果糖在结肠中被分解成乳酸、醋酸,是的肠道内pH降低,还能使肠内渗透压进一步增高,使粪便的容量增大,刺激肠道蠕动,产生缓和的导泻作用,缓解便秘。也有利于氨和其他含氮物质的排出。
2、降低血氨:以氨为代表的含氨物质对肝性脑病的神经精神状态起着重要作用,而乳果糖可以使得肠腔内的pH值降低。酸性内环境不利于分解蛋白质细菌的生存、繁殖,故使肠道内产氨减少;
还可使所产生的氨转变为铵,离子状态的铵脂溶性小,难以被肠道吸收而随粪便排出,间接降低血氨水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乳果糖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乳果糖也可以治便秘?服用有禁忌
【别名】 乳果糖,半乳醣甙果糖 ,杜秘克
【外文名】Lactulose
【药理作用】
在肠内被细菌水解变成乳酸和醋酸,降低肠内PH,阻止肠道产氨及氨的吸收,本品还具有双糖的渗透活性。可使水电解质等保留在肠道而产生高渗效果,故可降低血氨并有缓泻作用。
【适应症】 用于肝昏迷治疗,又有缓泻作用。 用于预防及治疗高氨性肝昏迷,清洁肠道,解除慢性便秘。
【用量用法】 【口服】每次30~40ml,1日2~3次。
【禁忌】 不能耐受乳糖者。
【不良反应】 治疗初期可能出现肠胃胀气,继续治疗时即可消失。剂量过大时可能发生腹泻,应调整剂量。
【注意事项】 需低半乳糖饮食的勿服用本药。大剂量治疗肝昏迷时,糖尿病患者慎用。 与肠道抗生素(如新霉素)联合应用可提高对肝昏迷的疗效。服用后个别患者稍感恶心,用量过大者可引起腹泻及水盐代谢紊乱。
【规格】糖浆:60%。 口服液 667mg/ml x 300 ml/瓶,15ml x 6袋。 粉剂: 50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