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读四声~
没有理由 就是该读四声
“媛”的注音,粤教版必修1对其音注为“yuán”,笔者认为对其音应注为“yuàn”。
查《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媛”读音有两个:读“yuán”时,为“婵媛”义,再查“婵媛”(31页)一词,解释为“牵引,牵连”,并以屈原《九章·哀郢》中的“心婵媛而伤怀兮”为例证;读“yuàn”时,其释义为“美女”,以《诗经·君子偕老》中的“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为例证。又查《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2年增补本),其对“媛”注音与释义均同于《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由工具书可知,“媛”读作“yuán”时,动词,为“婵媛”义;读作“yuàn”时,为“美女”义。两种解释都不同于课文的“美貌”义,尤其是读作“yuán”时,这与课文的解释(美貌)更是大相径庭,这应该如何解释呢?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方面,从词义上理解,当“媛”读作“yuàn”时,虽是“美女”义,但我们不可否认这样一种事实:“美女”有“美好”“美貌”的特征,根据词义引申的途径,“媛”有“美好”“美貌”的形容词词义也就不难理解了,所以,笔者认为“妖童媛女”中的“媛”应读作“yuàn”
为是。
另一方面,从平仄的角度来说,虽然《采莲赋》是一首古体诗,但它是六朝时的古体诗,知道一点音韵学的人都知道,、古体诗虽然对音韵的要求不如近体诗的要求那么严格,但还是要遵守平仄规律的。如果“媛”读作“yuán”,那么“于是妖童媛女”的平仄则为“仄仄平平平仄”,不仅给人一种不协调的感觉,而且读起来还感到拗口。倘若“媛”读作“yuàn”,那么这一句的平仄则为“仄仄平平仄仄”,不仅形式给人以和谐的感觉,而且读起来朗朗上口,能够更好的表达少男少女采莲时的欢乐的情景,从这一点上考虑,笔者认为“媛”读作“yuàn”为是。
又查人教版必修2《荷塘月色》对“媛”的注音也是“yuàn”,这更证明了笔者的论断。
那么,粤教版为何把“媛”注为“yuán”呢?我们认为编者可能把“媛”理解成“婵娟”了。(“婵娟”有姿态美好的意思)其实不然,“媛”没有“婵娟”之义,有“婵娟”一义的应是“婵媛”。查《现代汉语词典》可知“婵媛”才有“婵娟”这一义项。
注: 刊于《汕尾教育》,2009年第四期。参考: http://lunwen.zhyww.cn/ShowArticle.asp?ArticleID=27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