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经济结构性增长

2025-02-19 02:52:09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1、GDP的大小由一国拥有的资源包括土地、资本、劳动力和技术共同决定,其可用生产函数表示,Y=AF(L,K)。  2、国民经济包括三大产业,即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其中第一产业即指农业,农业的特点是耕地资源有限,资本和劳动力吸收能力有限和技术提高很慢,所以说依靠农业来提高GDP的潜力不大,但是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重中之重,因此我们虽然不能通过提高农业大幅度GDP,但是必须要保证农业的稳定发展。  第二产业即工业和建筑业。工业和建筑业的特点是土地和资本需求量大;基于不同行业的特点不同行业的劳动力吸收能力不一样,总的来说工业和建筑业吸收劳动力的能力较大;应用技术较多,而且技术提升的空间不受限制。  第三产业即除了第一二产业之外的所有产业,又称服务业。它的特点是土地需求和资金需求一般,劳动力吸收能力非常强大,技术水平要求不高。  3、根据三大产业的特点和我国经济的特点我们可知由于土地和技术的限制以及劳动力过剩第一产业的比例不宜也不能过分提高,只须保证农业稳定的发展即可;第二产业由于能够吸收大量劳动力和技术的原因现阶段还应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是最亟需发展的产业,不仅不需要过多的资金和土地,而且吸收劳动力就业的能力非常强大,技术限制比较少,所以应该大力发展服务业,努力提高其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  PS:其实三次产业的调整方向跟国家一直提倡的经济结构调整没什么差别,总之一句话:保持农业稳定增长,工业和建筑业继续发展,但是要调整经济结构,向集约化方向发展,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努力提高其在三大产业中的比重。

回答2:

经济结构是一个由许多系统构成的多层次、多因素的复合体,有多重含义:
(1)从一定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来考察,则主要通过不同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经济成分的比重和构成来表现。
(2)从国民经济各部门和社会再生产的各个方面的组成和构造考察,则包括产业结构(如一、二、三次产业的构成,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的构成等)、分配结构(如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及其内部的结构等)、交换结构(如价格结构、进出口结构等)、消费结构、技术结构、劳动力结构等。
(3)从所包含的范围来考察,则可分为国民经济总体结构、部门结构、地区结构,以及企业结构等。
(4)从不同角度进行专门研究的需要来考察,又可分为经济组织结构、产品结构、人员结构、就业结构、投资结构、能源结构、材料结构,等等......。
经济结构是个经济系统,系统中各个要素之间互相关联、互相结合,有着数量对比关系。研究任何一个经济结构,不但要重视它的要素特性及其结合形式,同时也要重视它的比例关系。一定的社会经济和技术条件,要求与它相适应的一定的经济结构。经济结构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都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具有客观制约性,不是随意建立任何一种经济结构都是合理的。影响经济结构形成的因素很多,最主要的是社会对最终产品的需求,而科学技术进步对经济结构的变化有重要影响。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结构是长期形成的,其是否合理,主要看它是否适合本国实际情况;是否建立在坚实的经济可能性之上;能否充分发挥一切经济优势;能否充分利用国内外一切有利因素;能否合理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和自然资源;能否保证国民经济各部门协调发展;能否有力地推动科技进步和劳动生产率提高;是否既有利于促进近期的经济增长又有利于长远的经济发展;能否取得最大经济效果和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