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闲置散
【拼音】
tóu xián zhì sàn
【英文】
throw on the scrap-heap
【释义】
投、置:安放;闲、散:没有事干。指安排在不重要的职位或没有安排工作。
【出处】
唐·韩愈《进学解》:“动而得谤,名亦随之。投闲置散,乃分之宜。”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含贬义
【例句】
清·钱谦益《南京礼部仪制清吏司主事袁中道授承德郎制》:“及其飞华夷路,栖迟寒毡,~。”
横扫千军
héng sǎo qiān jūn
【解释】横扫:扫荡、扫除。把大量敌军象扫地似地一阵子扫除掉。
【出处】唐·杜甫《醉歌行》:“词源倒流三峡水,笔阵独扫千人军。”
【结构】主谓式。
【用法】用来形容物品堆放得杂乱或人横躺竖卧。一般作主谓、宾语。
【正音】横;不能读作“hènɡ”;扫;不能读作“sào”。
【辨形】千;不能写作“干”;军;不能写作“均”。
【近义词】风卷残云
【反义词】溃不成军、丢盔卸甲
【例句】
(1)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如席卷。
(2)起义军领袖刘邦、黄巢等人的诗;带有~之势。
投闲置散 投闲置散
投闲置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