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会以各种名义加发对员工的福利,就怕找不到发福利的借口,没有想不出的福利,因为以中石化为例,中秋普通员工过节费在1万以上,而一个中层干部超过20万,再往上,没有看到过数据,也不好说,反正用菊花想想就明白了,反正不是自己公司钱,就变成了有钱大家分的局面。
一部分上缴国家,当然是扣除“合法公司福利”“企业运营成本”之外的,利润的一部分,这部分每年进入国家财政,国家就“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了,比如,买公车啊,考察费啊,接待费啊,各种公务员奖金啊。有听说过国家财政年终还用不完的吗?就是我国了。。。不是财政环境好,是预算买个奥迪车,明明只要80万,他给你预算800万,怎么用得完。
流向何处?总结吧。不会以现金形式流入各种官员手中,但是会以各种福利,形式被官员享受,当然由于官商勾结,他们享受到的东西,花了市面上几倍的价钱,都是纳税人的钱。
所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也就无非是帮你造个路,然后天价过路费,帮你造个桥,没两天垮了,还出人民,也就是那个什么泥石流,国家财政只拿出1.2个亿,我们能享受到的,无非就是公务员高福利,他们手里钱多了,购买力强了,物价 给他们弄高了,当然不是直接弄高。
还有么就是,现在什么女的都想嫁公务员,连长的比恐龙岳母还难看的年轻姑娘,宁愿做剩女,也不嫁平头老百姓。
1元钱,3毛是成本,3毛本公司享用,3毛上缴国家,1毛公司流动资金,再扩大用
上缴的3毛,2毛被下拨的时候享用了,还剩1毛,半分让工程上马的时候多付了,最后半分,百姓得实惠,什么实惠?药价总算没继续涨,房价勉强总算给控制了,大蒜白糖貌似要回落啊,但是造的高速,国道,省道,还得付钱
我从法律的角度说一下,你就当是看课本了,至于现实中的如何分配,我保留观点。
我自己总结一下,能力有限,说的不对的地方请补充。
企业所得税的税率是25%。就是说企业所得的全部资金的25%是要交税的。
企业利润=企业所得-企业负债
负债主要是指以前年度企业经营过程中的亏损
而税后的利润,应当将其10%作为法定公积金,但当法定公积金达到公司注册资本的50%以上,可以停止提取。
之后,经股东会决议后,提取任意公积金。
其中法定公积金是法律强制执行的,而任意公积金是股东会决议的,主要用于扩大生产,再投资等。。。。
提取公积金之后,企业可以依据公司的章程进行利润的分配,例如:分红,人工成本(工资+福利+三险一金),员工奖励等等。
补充:另外国家从今年起上调国企上缴利润的比例了,最高是15%(国有大型企业),最低可以免缴(国家政策扶持类企业)
国企费用成本亏损流向——————》》国企利润
国企利润流向————》》国企高管在国企内部的私企
明白了吗?这就叫私有化
反正不是自己公司钱,就变成了有钱大家分的局面
国企的利润当然归国家。
——这些利润最终的流向就是国家财政支出,国家机关的运作费用,教育、卫生、国防等等开支都需要钱,国企利润进入国库自然也就成了政府可支配的资金,也就是说每年国家的财政预算里,也是有国企利润在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