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先告诉老年人,戴助听器后听清每个字是困难的,只要能听与交流就可以,而不必达到100%的言语识别率。宜采用近距离(1m以内)放低语言声的交流方式。
2. 决心与耐心是取得良好助听效果的保证。开始先在家中与家人面对面交谈,家人声音应慢而清晰,句子应简单易懂,态度要耐心、亲切,使老人感到温暖。当听懂80%的交谈内容时,就可提高说话速度。注意不要让老人疲劳,切忌长时间与老人交谈。
3. 因助听器的声音和原听到的声音存在差异,所以要适应一段时间,开始每天戴1~2小时,3个月内逐渐递增佩戴时间,等到能听清自己讲话声和室外声后可以多和人交谈,直到整天戴用为止。
4. 由于老年性听力下降的患侧耳长期处于安静状态,戴助听器后一旦听到外界各种声音,一时不能适应,因此不要一下子接触噪声大的环境,要先在安静环境下使用助听器,适应后再接触噪声环境,同时要再次学会精神集中去听想要听的声音,把要听的声音从背景声音中分开。
5. 初戴助听器后听自己的声音要比听外界声音大,有时甚至听不清自己的声音,应每天自己练习朗读,控制发音。
6. 听力下降的时间越长,在噪声环境中聆听语言的功能就缺失得越多,需要再次学习这种能力。
7. 在和众多人交谈时,只集中听一位讲话者的声音,并尽可能接近他,不要因为要求与别人近距离交谈而感到害羞。
8.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再去听电台与电视台的播音,因为这些复制声是不自然声,速度也快,只要听懂讲话的内容即可。
除上述方法外,交流时还应把听力、理解力、注意力、兴趣以及视觉所得的讯息整合起来,加以分析运用,必要时请别人讲话慢些,以充分发挥大脑皮层潜能。
您好!
如何和言语识别率差的听障人士进行沟通?
首先建议选配助听器。而且选配助听器后,需要保证每天的佩戴。这样可以更好的帮助提高言语可懂度。另外,与识别率差的人士沟通,要耐心,语速放慢,面对面交流。如果佩戴了助听器,则建议用正常的声音交流,不需要太大,但也不能因为佩戴了助听器就声音太小。音量要适中。很多伴有识别率差的人士,都还伴有重振现象。大声音会嫌大,小声音又听不到。总之慢慢与之交流。如果要与不佩戴助听器的人士交流沟通,可能就会更加费事一些。可以借助于纸笔等工具。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您!
您好,佩戴助听器不会提高自身的言语分辨能力,言语识别率差,需要家人配合,正常音量语速放慢,说话一定要慢,句子说短一些,这样便于听障人士理解。
您好,和言语识别率差的听障人士沟通,最好是面对面交流,方便对方在无法听懂时可以通过口型分辨言语内容,说话语速一定要慢一点,让对方有一个理解和消化的时间。必要时可以考虑用纸笔交谈。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您好!和言语识别率差的听障人士进行沟通,首先需要在安静环境下,面对面进行交流,其次要语速放慢,句子要简短一些,可适当的结合动作和口型进行交流,一定要有耐心,没有听清楚时再慢慢重复一遍。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