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不适应大学生活,让大学生感到迷茫,最主要的原因是学习方面的不适应。
迷茫
A. 还没有意识到,我们是可以学习课本以外的内容的。
因为高考是以课本为基础的,我们从小到大都是看教材,甚至历史之类的要以教材为基础,一字一句背下来。但是大学不一样,这个世界上所有知识我们都可以去获取,不要仅仅困在教材里面,并且教材也不是像以前一样是标准答案了,我们要学会去思考,思考教材和老师所教授内容的正确性,我们要学会判断我们听到的、看到的内容的真假。
学习
B.还没有意识到要自己主动去摄取知识
之前的教育都是填鸭式教育,我们总是被灌输各种知识,我们是等着老师去把知识教给我们,我们是被鞭策着去学习。但是大学不一样了,大学需要主动,需要你主导在互联网、文献上查找资料,需要你主动去找老师沟通交流,一味的内向没有任何用处,因为老师没有义务和责任去关心你的学习了。
在高中,老师为了提高你的成绩,让你多问问题,甚至还进行激励问问题的奖励或者任务表格。但是大学老师显然不会也不用这么做。他授课,至于你听不听,听进去多少,以及你愿意去学习多少,都是你自己的事情。
你要主动去学习知识,而不是等待被催促,被反复教导去学习。老师推荐的著作去看,不要因为老师上课不讲这个著作,也不会对看了的人奖励之类的,就不去看了。学习是为了自己学的,老师并不关心,也没有时间去关心你了。
老师推荐的慕课,或者学习的软件、网站之类的,要自己去看。
学习
C.还没有习惯和高中不一样的上课方式
不再是复读机一般的教学,也不会期末再次重复,每节课前都要复习前一节课,甚至不看课本,没有ppt。不知道重点,不需要记忆背诵,教材好像只是摆设,一切都和高中不一样了。
因为在高中有学习目标并且老师家长都会监督你,同时同学在身边学习你也会有学习动力,而在大学课业压力突然变小,并且此时的学习目标比较模糊不清,就会感觉到迷茫。大学老师也不会监督你,这个时候只能靠自己的意志力。在高中时老师会给你们制定具体的学习目标,而突然上大学会无法适应,不知道下一步该干什么。在大学选择也会变得非常多,你对每个可能都感兴趣每个都想尝试,但是新鲜感一过,就不知道该干什么了。在大学你可能也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就会造成迷茫 。
因为大学没有教会你真正的生存本领,大部分都需要自己去学习,又由于大学管理与之前的中学完全不同,导致很多学生上了大学之后会变得放纵,散漫。在这种情况下会浪费时间,在浪费时间的过程中就会感觉到迷茫。
所以大学生想摆脱迷茫就一定要给自己找点事,不论是读书,还是学习技能,还是参加各种竞赛(有专业相关的竞赛,或者兴趣爱好方面的)来丰富自己,充实自己。在业余时间打游戏是最会让自己感到迷茫的事,游戏可以适度的玩,如果沉迷其中会让自己更迷茫。
大学其实有大把的时间学习一些技能,看怎么利用。充分利用好时间就不会感觉到迷茫
因为高中的时候会有压力,会有老师的监督,到了大学之后就要靠自觉了,如果你们自己没有目标,那就会迷茫。总是一句话,那就是因为你们没有目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