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现 再贴现存在的本质是什么?

2025-02-22 09:08:39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贴现,是指 企业将票据给银行,从银行获得现金
再贴现,是指 银行将票据给央行,从央行获得现金

银行进行再贴现,一般是头寸紧张所致,即现金短缺,或者信贷资产规模过大,不得不压缩贴现资产。

如果这个票据有问题,即使银行向央行贴现,央行也可以找这个银行,要求银行兑付。

很多情况下,贷款一般期限较长,申请期限也较长,办理起来比较麻烦。而票据贴现,往往是银行承兑汇票,是银行信用的追加,因而办理起来时间较短。而且,贴现最长的期限是半年,往往都在2个月以内,其贴现率一般也比贷款利率低,综合起来企业贴现票据比贷款的成本低很多

回答2:

贴现 与再贴现两者的共同参考数据是 时间差与利率差。
不管你银行也好,企业也好,资金量还是相对有限的,怎么让某笔资金在某周转周期内达到利益的最大化,这就是贴现与再贴现存在的本质。

回答3:

呵呵,个人觉得,能存在最本质的东西,是:缺钱
企业缺钱,才找银行开票,企业缺钱,才找银行贴现。

回答4:

1.贴现是指持票人为了资金融通的需要而在票据到期前以贴付一定利息的方式向银行出售票据。对于贴现银行来说,就是收购没有到期的票据。贴现的贴现期限都较短,一般不会超过六个月,而且可以办理贴现的票据也仅限于已经承兑的并且尚未到期的商业汇票。
再贴现:指中央银行通过买进商业银行持有的已贴现但尚未到期的商业汇票,向商业银行提供融资支持的行为。
2.贴现的性质:贴现是银行的一项资产业务,汇票的支付人对银行负债,银行实际上是与付款人有一种间接贷款关系。
再贴现是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提供资金的一种方式。
再贴现是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之一,它不仅影响商业银行筹资成本,限制商业银行的信用扩张,控制货币供应总量,而且可以按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有选择地对不同种类的票据进行融资,促进结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