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成语“书声langlang”,是“书声朗朗”还是“书声琅琅”?

2025-02-23 11:49:44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这个成语应写为:书声琅琅,意思是形容读书声音清朗而响亮。

书声朗朗的用法为误传,无论在《辞海》,还是《第六版现代汉语字典》,都只有“书声琅琅”,没有“书声朗朗”。在中考和高考中认定,“书声朗朗”为错误用法。

扩展资料

书声琅琅

一、读音:shū shēng láng láng,

二、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三:“明季有书生独行丛莽间,闻书声琅琅,怪旷野那得有是。”

三、解释

琅láng◎〔~~〕

1、象声词,金石相击声;

2、象声词,响亮的读书声,如“书声~~”。

3、〔~玕〕像珠子的美石。

4、〔~玡〕山名,在中国山东省。

四、例句

1、上课铃响了,教室里书声琅琅。

2、上课了,燥热的空气里,校园书声琅琅,处处弥漫着一股浓厚的书香气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书声琅琅

回答2:

  从成语上看,“书声琅琅”与“书声朗朗”可以通用的。单从“朗”与“琅”单字解释来看,也没有太大区别,“书声琅琅”更侧重读书声的响亮,“琅琅”为象声词;“书声朗朗”更侧重于读书声的清朗。

  1、书声琅琅shū shēng láng láng

  解释:形容读书声音响亮。

  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三:“明季有书生独行丛莽间,闻书声琅琅,怪旷野那得有是。”

  琅的基本字义:

  ◎ 〔~~〕a.象声词,金石相击声;b.象声词,响亮的读书声,如“书声~~”。

  ◎ 〔~玕〕像珠子的美石。

  ◎ 〔~玡〕山名,在中国山东省。

  2、书声朗朗shū shēng lǎng lǎng

  解释:形容读书声音清朗而响亮。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十三回:“ 走过闹市,只听那些居民人家,接二连三,莫不书声朗朗。”

  朗的基本字义:

  ◎ 明亮,光线充足:~敞。~澈。~然。明~。晴~。开~。爽~。

  ◎ 声音清楚、响亮:~声。~读。~诵。书声~~。


回答3:

是的,两个都可以的。

成语:书声琅琅
拼音:shū shēng lǎng lǎng
解释:
形容读书声音响亮。
出处: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三:“明季有书生独行丛莽间,闻书声琅琅,怪旷野那得有是。”

成语:书声朗朗
拼音:shū shēng lǎng lǎng
解释:
形容读书声音清朗而响亮。
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十三回:“ 走过闹市,只听那些居民人家,接二连三,莫不书声朗朗。”

回答4:

  1. 上的

  2. 复古复古风

  3. fg飞

  4. 风格

  5. 风格

  6. ff

  7. f飞

  8.  f 

  9. f飞

  10. f f飞 f

  11.  f f f f f f 


 

飞凤飞飞飞凤飞飞飞

凤飞飞

回答5:

我们老师讲过了,是书声琅琅。琅是第二音。